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軍事

傳缺少美國芯片中國載星火箭一月兩次升空失敗

中國1個月內火箭2度發射失敗,有軍事專家分析,中國火箭發展依賴美國芯片,可能直接受到美國政府在中美貿易戰後強化管制芯片出口的衝擊。中國官方媒體報告了火箭升空失敗事故,港媒指是個進步。

網傳中國長征三號乙火箭準備升空照片
網傳中國長征三號乙火箭準備升空照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據自由時報今天報道稱,缺美國芯片,中國火箭1個月內2次發射失敗。

該報道引述《自由亞洲電台》消息,中國“長征三號乙”火箭9日傍晚在四川省西昌載送印尼衛星升空,不到50秒就爆炸墜落,而中國不到1個月前“長征七號”火箭也發射失敗,有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火箭發展依賴美國芯片,但中美貿易戰後美國政府加強管制芯片出口,使中國直接受到衝擊。

該報道稱,中國官媒《新華社》4月9日報告,當日19時4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印尼PALAPA-N1衛星,火箭第三節發生異常,火箭及衛星殘骸已墜落,官方全面展開故障調查及相關工作。

據《德國之聲》消息,美國海外屬地關島國土安全及民防部門當天新聞稿指出,他們正在和馬里亞納斯區域融合中心(MRFC)監控該地區的所有事件,“包括今晚馬里亞納斯上空一個燃燒物體畫過天際的視訊,相關影片正廣為流傳”、“他們和聯邦合作夥伴一致認為,該物體很可能與中國計畫的衛星發射測試有關”。

《自由亞洲電台》消息指,有西昌居民用手機拍到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生爆炸的一刻,網民拍攝短片顯示,火箭升空不到50秒就爆炸墜落。

該報道稱,不到1個月前,《新華社》才報導過中國另一火箭也發射失敗:3月16日21時34分,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組織實施長征七號改中型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該報道引據《德國之聲》指出,相較新一代的長征七號,長征三號乙技術較為成熟、最新卻發射失敗,更受關注。在此之前,作為中國用於商業衛星發射的主力火箭,長征三號乙在其截止目前的67次發射中,僅有3次失利記錄,分別為1996年首次發射、2009年發射印尼帕拉帕D通訊衛星、2017年發射中星9A廣播電視直播衛星。

該報道引述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軍事專家李正修10日受訪表示,中國火箭發展都是依賴美國芯片,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美國限制出口芯片到中國,因而影響了中國軍事技術方面的發展,導致中國發射火箭的失敗率急升。

據李正修說,美國掌握太多高科技關鍵技術,中國很難追得上、很難發展出高品質芯片;如果中國仍在不斷嘗試發射火箭等這些軍事武器,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未來發射精準度、操控性都會受到影響,一旦其芯片出了狀況,譬如說本來要打紐約,結果掉到日本去,計算過程中出現錯誤,都有可能發生。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