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歐洲/新冠疫情

中國制口罩質量不合標準歐盟連發嚴重警示

歐盟消費保護機制近日接連對中國制4項口罩產品發布“嚴重警示”通報,強調過濾能力不足,除不符合歐盟標準,還存在感染風險。而針對加拿大稱百萬進口口罩未達標,中國駐加使館正在核實。中國從今天起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

Dans une usine de masques, à Handan en Chine, le 28 février
Dans une usine de masques, à Handan en Chine, le 28 février © AFP
廣告

《中央社》消息,歐盟為保障消費者健康安全所設立“非食品產品快速警示系統”4月24日最新公告警示產品,在屬於“嚴重”警示產品中,接連出現4項中國制口罩,在當前新冠病毒疫情蔓延,歐洲急需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的情況下,中國的不合格口罩反而可能讓民眾處於感染風險中。

這4項產品自稱是屬於N95/FFP2等級口罩,但檢測後發現實際過濾能力不足,最差過濾效率甚至低於50%。歐盟在警示中除表示產品不符合歐盟標準,更嚴重的是如不採取其他保護措施,會增加感染風險。歐盟要求進口商必須標示產品風險警告。

歐盟“非食品產品快速警示系統”是一個通報窗口,各會員國可從中發布及接收最新關於對消費者健康和安全威脅的非食品類產品訊息。

 

近期以來,紛紛傳出許多國家抱怨,向中國企業採購的個人防護裝備品質有問題,其中比利時從中國進口的300萬片FFP2規格口罩,完全不符合品質標準。

比利時聯邦公共服務經濟部說,供應商無法提供令人信服的檢驗證書,這些口罩在比利時一處實驗室另外接受檢測後,品質“讓人無法接受”。 荷蘭衛生部近期也曾表示,從中國進口的60萬個中國制口罩無法貼合臉部而且過濾效率不夠。

 

此外,西班牙衛生當局也因發現篩檢結果不精確,上月回收派給馬德里地方政府的8000個篩檢試劑盒,並把還沒分派的5萬組快篩試劑退貨。

 

另外,加拿大政府此前表示,100萬個從中國進口的KN95口罩未達標準,無法提供給前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使用。加拿大公共衛生署說,這些口罩沒有發送到前線醫護人員,之後會評估用在非醫療場所。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回應說,高度重視事件,正聯繫加拿大外交部和公共衛生署核實情況,並希望“不要作政治化解讀”。發言人表示,主管部門已推出更嚴格監管措施,要求醫療物資出口企業向海關報關時必須提供書面或電子聲明,承諾出口產品已經取得中國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符合進口國或地區的質量標準要求。

而中國的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周六聯合發布公告,表示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出口的非醫用口罩應當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國外質量標準。同時進一步規範醫療物資出口秩序,產品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醫用口罩,醫用防護服,呼吸機等出口企業, 報關時必須提交書面聲明,承諾產品符合進口國或地區的質量標準和安全要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