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潘永忠談新冠疫情死亡數並問責世衛與中國政府

發表時間:

最近數月來,新冠疫情的話題成為全球媒體熱點,也成為各國百姓日常生活中備受關注的焦點。電視台每天播放的各種畫面映入人們的眼簾,印刻到人們的腦海,難免引發普遍恐慌心理,形成了某種談“疫”色變之勢。如何看待本次疫情?是怎樣的原因導致這場傳染病發展為一場全球大流行病?特別是關於如何看待死亡的問題,獨立中文筆會副秘書長潘永忠先生向我們講述了他獨到的看法。

習近平在人大會堂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 2020年1月28日
習近平在人大會堂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 2020年1月28日 Naohiko Hatta/Pool via REUTERS
廣告

法廣:本次疫情造成的死亡人數令人震驚,染病與死亡變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關注的話題,也引發普遍恐慌心理。這段艱難時刻過後,廣大民眾是否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看待這些問題?

潘永忠:自年初武漢爆發新冠肺炎以來,這個世界沒有安寧過,每天的電視里、廣播中、網絡上、電話里、餐桌上,話題只有一個:疫情與死亡。各國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與死亡者的恐怖曲線,日日飆升,人類世界無寧日。截止4月23日,全球累計感染者達269萬餘,病亡者18萬餘。美國的疫情是世界之最,感染者累計達85萬餘,病亡者4萬7千餘。

生老病死,是天地萬物運轉的常道。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命的終點,應該得到尊重。對於平常人來說,其實死亡的概念是比較陌生的,一生所相遇的死亡,僅僅局限於親友的範圍,屈指可數。就是各國醫院,也僅僅面對自己醫院的每日出生與死亡數。而眼下全方位的耳聞信息與目睹視角,整天就是疫情與病亡,鋪天蓋地,無孔不入。

有這麼一句話:不是世界太恐怖,而是你的感悟與理解有問題,把世界看得太恐怖了……

疫情當下,是不是人類視覺與思維有問題?我們的思考與分析是:問題就出在人們過於恐慌與無序,不夠冷靜與清醒。

對人類來說,眼下確實難以應對新冠病毒,沒有疫苗,沒有對症的良藥,但是尚不至於危機到世界末日的境地。人們應該知悉與了解這樣一些數據:

一、以美國為例。3月13日川普總統宣布緊急狀態,美國全面篩檢以來,約一個多月的新冠病毒死亡累計是4萬7千餘人,而美國每年正常的死亡率是0.8%,按此計算全美的每月通常死亡數約在20萬左右,以這兩個數字之比較,似乎並沒有那麼可怕!問題是一般人通常是不會去關心與注意後一個數字。還比如,這之前的美國流感季節中,死亡人數也是以萬餘計,媒體不關注不報道,社會便沒有那麼驚悸與錯愕。

二、德國漢堡的病理學和法學教授波舍爾(Klaus Püschel),對每一位死者的遺體進行醫學解剖,截止4月4日的統計數,漢堡死於新冠病毒患者的總數是44人。屍檢結論是:1、絕大部分死於新冠病毒的人,原本就將不久於人世。漢堡的死者無一例外地死於多種疾病的併發症,不少人同時患有幾種疾病,以心臟病和肺部疾病為主,還有癌症患者。2、新冠病毒患者的死亡,是眾多疾病+新冠病毒共同促成了患者的死亡,沒有發現任何一例純粹的新冠病毒死者。絕大部分的死者是老年人。3、波舍爾教授堅信:到2020年的年底,德國的死亡人數跟往年相比將沒有多大變化。所以,健康人,可以放下對新冠病毒死亡的恐懼。

三、據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最新統計:全德國死於新冠病毒人數累計超過5千餘人,死者平均年齡為82歲,86%的死者為80歲以上。

我們的結論是:

1、各國疫情期間的死亡者,絕大部分應該以老年人為主,不能絕對視為通常死亡率以外增長的死亡數。當然有新冠肺炎的因素,尤其是當一國的醫療資源不堪負擔、甚至崩潰時,可能使部分的老人提前、相對集中的死亡。

2、平常年間,「驟冷驟熱」的氣候,或者流感季節期間,同樣會增加老人的住院率,與增加老人的死亡率。

3、我們的估計:到2020年的年底,全球的死亡人數會略高於往年,在疫情過後的數年中,各國每月的死亡率會相應減少。

說明一下,這部分看法與觀點,是我與廖天琪會長一起討論分析的結果。

法廣:世界衛生組織在本次管理疫情危機中的表現引發諸多非議;美國甚至決定暫停向該機構繳納會費。您對此作何感想?

潘永忠:我們也支持與主張批評譚德塞!任何國家、任何國際團體,它們的使命與任務是服務於大眾與社會的,應該正確面對來自於社會的讚揚與批評。這次疫情自中國武漢爆發以來,襲擾全球每一個角落,造成了全球感染者達268萬餘,死亡者18萬餘的恐怖重災。世界衛生組織的職能與作用是,確定與解釋國際衛生至關重要的事項,提供領導及聯合行動作用,制定規範和標準並促進和監測與實施,監測衛生情況並評估衛生趨勢等。僅憑這些條文,衡量世界衛生組織領導、監測、評估與聯合行動等,嚴格的說:離要求差距太大了,在我們看來,非議與批評一點都不過分。

具體的來說:

一、北京政府1月20日宣布「武漢封城」,2月3日,譚德塞在世衛組織執委會會議上,針對新冠疫情強調:「沒有理由就國際旅行和貿易採取干預措施。」顯然是嚴重的錯誤指令。

二、世衛組織沒有將武漢疫情的正式情況與畫面(圖片)公告天下,一直到意大利、西班牙疫情的恐怖照片公開後,才真正引起世界的驚醒與行動。顯然世衛組織監測與分析失誤,評估與警示不足。

三、譚德塞對疫情處理不果斷不明確、語焉不詳。2月26日,譚德塞還在強調:「請不要誤解,我不是說疫情不嚴重,也不是說疫情不會演變成全球大流行,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任何情況都是可能的……」為什麼不直抒意見與決斷呢?非得轉彎抹角使用打哈哈語言。

四、協調各國聯合行動缺失。世衛組織,應該敢於承擔責任,善於疏導矛盾。而譚德塞藉助於世衛組織平台,與川普總統杠上了嘴,不去檢討自己的工作缺失與不足。川普總統決定暫停向該機構繳納會費,自然是懲戒與警示。

五、藉助國際平台泄私憤。疫情初期,亞洲的台灣、新加坡、香港、澳門等抗疫防疫治疫的工作全面展示,表現得非常出色。對世衛組織來說,沒有尊卑貴賤之分,沒有優劣輕重之別,治疫防疫抗疫應該是全球一盤棋,世衛組織顯然對台灣的重視與尊重嚴重欠缺,引起台灣民眾的反彈,按理這也非常正常。當下的網絡世界,各國領導人不挨罵不挨批幾乎沒有,譚德塞居然藉助世衛組織國際平台,與台灣網民較上了勁,要麼批評這,要麼指責那,公開抨擊台灣政府,這樣的出格行為舉止,也就是譚德塞了。

法廣:本次危機遍布全球,大有一發不可收拾的趨勢,這場危機是否本應可控?

潘永忠:現在反觀疫情危機的發展始末,確實有人為因素,有政治體制的局限(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的問題),有世衛組織的領導與組織防疫抗疫治疫不力所致。

普遍的看法:疫情席捲人類,猶如一場世界大戰,雖然不是橋樑、公路、高樓、機場等被毀,但是疫情使全球的經濟、運輸、生產、旅遊等一切的社會活動陷入癱瘓,大批的感染者死亡,已接近20萬人,病毒不僅侵入人們的肌體,而且還滲入到人們的情緒、精神和心靈中,以往正常的社會生活完全停擺。

縱觀各國政府面對疫情的反應與表現,其實大部分都是失控的,面對舉國疫情災難,基本陷入一片驚悸與慌亂,不知所措,領導不力的狀態,與當年的「二戰」初期,歐洲各國面對戰爭呈現的一片混亂與潰敗,沒什麼不同,不作為的政府,比比皆是,只能認輸與投降。當年英國張伯倫首相也是採取「綏靖政策」,丘吉爾接任張伯倫,「二戰」才有了同盟國集團,各國的反法西斯鬥爭才逐步建立,才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道理很簡單,世界面臨困難與險境,最擔心的就是政府領導能力與決策決斷出問題,就好比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是由腦和脊髓組成,是人體神經系統的最主體部分,它接受全身各處的信息,整合加工後協調地運動性傳出,或者儲存,成為學習、記憶的神經基礎。人類的思維活動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這次的疫情危機,世衛組織與各國政府,是對新冠病毒認識不全面,不徹底;一些國家醫療資源準備不足;也暴露出了醫療制度的漏洞;現今信息世界,各種信息媒體過於集中的報道,猶如疫情信息的爆炸,容易造成抗疫防疫治疫工作的混亂與錯誤。

法廣:最近,西方國家對中國在本次疫情的管理問題上頗有微詞,您如何看待中國在治理疫情過程中的表現?

潘永忠:西方國家質疑中國是可以理解的:

一、新冠病毒發源地在中國武漢,這是不爭的事實。調查疫情始末與源頭,是世衛組織的職責。世衛組織應該向全球提供一份新冠病毒的全面資料:追溯病毒源頭,找出滋生隱患,積累詳細數據,汲取經驗教訓,防患於未然。

二、言論與新聞自由遲滯了疫情信息的及時傳播。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醫生在自己微信與同行交流,認為出現SARS病毒,提醒同行注意保護,李醫生因此被讚譽為「疫情吹哨人」。這原本是好事,應該引起各界與各級主管部門的警醒與重視,並及時調查、分析、判斷與作出結論,及時的廣而告之社會,採取防疫治疫措施。相反李醫生遭遇壓制,2020年1月3日,轄區派出所因李「在互聯網上發布不實言論」,提出了警示和訓誡。後李文亮感染病毒而死,應該也有心理壓抑與恐懼的原因,使其免疫力下降,加重了感染癥狀而不治死亡。

三、1月10日央視網播出,國家醫療專家組專家、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王廣發接受記者專訪,他認為按病人病情及擴散情況來看,整體疫情「可防可控」。王本人曾隨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前往武漢,後遭致新冠肺炎感染,直接被事實打臉。

四、據各國媒體披露,1月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時,就已經「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要求」,而直到1月23日凌晨兩點,武漢才開始封城。是否貽誤了2周的黃金時間?

五、中國是極權獨裁體制,新聞遭遇封鎖,數據不透明。比如:武漢疫情各種恐怖混亂的險況圖片,媒體報道甚少,造成國際警示效應不足。還比如:據國內的信息,雖說武漢封城結束,全國恢復正常的工作與生產,但北京依然是只能出不能進,這背後防備的是什麼呢?沒有公開信息透露。在中國,國家掌握在中共統治者手裡,而統治者又有着自身的特殊利益,整個疫情中,據說中共高級官員中招感染者微乎其微,這又說明了什麼?

總而言之,中國政府是有責任的,應該對疫情全球傳播,要有反省與檢討!

可喜的信息是,德國、中國的新冠疫苗已進入第一批自願者臨床試驗。我深信人類一定能戰勝新冠病毒,祝福與希望世界各國,早日戰勝疫情,恢復社會常態!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