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國際/政治

習近平:中國面對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23日看望參加今年兩會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發表講話。他在談到當下國際局勢時指出,“我們還要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圖片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廣告

據官媒新華社報道,習近平在會上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發揮我國作為世界最大市場的潛力和作用,明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向,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鞏固農業基礎性地位,落實‘六穩’、‘六保’任務,確保各項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確保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推動我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習近平稱,“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發展前景向好,但也面臨著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相互交織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目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我們還要面對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國際貿易和投資大幅萎縮、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國際交往受限、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盛行、地緣政治風險上升等不利局面,必須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求我國發展。”

習近平亦稱,“要看到,我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迴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點沒有變。我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擁有1億多市場主體和1.7億多受過高等教育或擁有各類專業技能的人才,還有包括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14億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規模內需市場,正處於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快速發展階段,投資需求潛力巨大。”

講話中,習近平還表示,“現在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但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係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畫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同時,要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加快完善安全發展體制機制,補齊相關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積極做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工作。 ”此外,他還談到了2020年確保中國現行標準下對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及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和保障等系列問題。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