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公民論壇

廖天琪談全球聯網“六四”31周年紀念論壇: 後疫情時代,中國走向何方?

發表時間:

八九-六四天安門事件今年迎來31周年。與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中國國內及國際形勢均發生了較大變化: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國際社會各種質疑中國之聲此起彼伏、中美緊張關係局勢不斷升級、蔡英文連選連任總統,台灣地位似有所加強、北京收緊對國內及香港的管控……在這樣的背景下,紀念六四似乎面臨著新的難度和挑戰。

這是一張流傳最廣的一名青年在六四之夜在北京長安街阻擋解放軍坦克的照片。
這是一張流傳最廣的一名青年在六四之夜在北京長安街阻擋解放軍坦克的照片。 © 網絡圖片
廣告

考慮到全球尚未徹底擺脫新冠疫情的困擾,活躍在世界各國、關注中國民主運動的各方誌士,決定選擇在6月3日這一天,舉行全球聯網會議,紀念“六四”31周年。在此會議前夕,我們連線到定居德國的國際筆會和平委員會副主席廖天琪女士。

法廣:首先請您簡要地向我們介紹一下今年紀念“六四”活動的全球聯網會議。

廖天琪:從今年年初到現在,新冠病毒蔓延全球,世界各地進入緊急的封關閉戶的狀態,至今都還沒有完全解禁,當下人們走向街頭舉辦大型的紀念會,是不可能的,因此朋友圈內發起在網上舉行紀念活動的建議,立刻得到各方贊同的響應。隨着電子科技的發展,這類網上會議早就已經是一種行之已久的模式。由於參加會議的友朋們散在五湖四海,南北半球,各地時差很大,所以我們的會議將於6月3日舉行,事實上也已經跨入6月4日了。屆時亞洲的台灣、香港、日本,美東地區、歐洲各國、澳洲、紐西蘭大約有幾十人參加。開會時間兩小時,所以僅有二十餘位能安排發言,其它人僅是在場的聽/觀眾,會後視頻錄像會送上YouTube,讓海內外朋友共同分享,不忘初心,共同堅持中國的民主事業。

我們這次的2020年全球聯網“六四”31周年紀念論壇,用了一個切入現下世界局勢的主題:“後疫情時代,中國走向何方?”,由於近幾十年的全球化,人類世界快速科技的發展、商品、資本、信息、服務之間的流通,交通、交流的網狀發展,世界已經是一個緊緊密織的大網,到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狀態。這次武漢爆發的新冠病毒就是一個明證。然而世界各國所受到的衝擊不等,反應和防禦不同,有些國家和地區受到的經濟、醫療、教育等方方面面的打擊和傷亡人數,不亞於一場戰爭。而爆發原點的中國,表面上將疫情控制住了,但是因疫情衍生出來的危機,從國際外交、金融、商貿到國內的人心動蕩、經濟衰退、政局不穩,都是對北京政權的巨大挑戰。

本次論壇一開始是德國的人權牧師羅蘭•庫納(Roland Kühne)為六四亡靈的追思祈禱,接下來是六四學運領袖王丹的主題講話,之後是台灣駐柏林代表處的謝志偉大使以及民運理論家胡平發言,還有港台和歐美紐澳的政界、學界人士及各地的民主人權鬥士,我們聽聽他們在追思六四之外,對當下局勢的分析和看法,是極具啟發性的。

法廣:六四天安門事件又送走了一個年頭,為六四平反的期盼一年接一年的破碎,作為一名人權衛士,您對中國民運未來發展方向及應採取的策略有何見解?

廖天琪:多年以來,許多知識界的人士都把“六四”的正名,看成是中國向前發展所繞不過的一道坎,這種預期就像西方預測,通過改善提升中國的經濟民生,社會產生中產階級,整個體制就能從威權逐漸步入民主自由的道路,這兩種預測結果都落空,北京政權利用華夏民族勤奮的本性,和那種“打掉牙齒和血吞”,祖祖輩輩要出人頭地的民心民情,一方面將權力緊握在共產黨手中,一方面也“讓利”給老百姓,加上將教育和媒體及宣傳機制全都控制在黨手上,隱瞞歷史、扭曲事實、強化洗腦都非常見效。如今別說當年“反右”、大饑荒的殘酷歷史被淹沒,連“文革”都有點模糊了,至於“八九民運”,“六四慘案”,在年輕一代的中國人腦海中,都已經淡化甚至被抹去了。

正因為如此,我們每年紀念“六四”顯得格外重要,民主運動可以把“六四”作為一個切入點,來揭露中共政權的殘暴、虛偽和說謊成性,跟這個蔑視歷史和真相的獨裁體制爭奪話語權是第一步。民運的未來,卻要將眼光和格局放得更大,一個否定、拒絕自己過往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有釐清、檢討、認識本身的錯誤,並且從中汲取教訓,才能穩步的向前發展。中國今天表面上正在步入小康,國家有錢,人民生活改善,但是這是建立在枯骨和冤魂上的虛幻繁榮。我們看看經過第三帝國納粹的罪惡,德國戰後進行了深刻的反思、懺悔,不斷挖掘罪惡的根源,至今不絕,所以現在建立的民主是堅實的。這給當代的中國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法廣:新冠疫情期間,北京沒有放鬆對言論、媒體等全方位的管控。5月下旬舉行的中共兩會上,政府當局更宣布了打算在香港實施新的國家安全法律制度的決定。您如何看待北京針對香港的此一措施?這將引發怎樣的後果?

廖天琪: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是北京一以貫之的邏輯行事。我們看去年香港的“反送中”群眾護法運動,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採用先進科技、發展出來的新型群眾運動,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民上街抗議,卻沒有領袖,甚至沒有突出的組織來策畫佈局,“幕後黑手”主要就是因特網。“反送中”有思想、有策略、有新格局、新手段,波濤壯闊,歷久不衰,在人類史上獨樹一幟。面臨這種情況,中共政權如鯁在喉,蠢蠢欲動,卻又不敢使出六四天安門再版的血腥招數,只有拿出“拖”字訣來應對。結果武漢病毒從天而降,突然爆發,倒是為極權政府解了圍。疫情期間,世界各國人仰馬翻,無暇他顧,而香港人也都宅在家中,示威抗議暫時消聲匿跡。經過幾個月的“閉關”,中南海悟出了絕招,讓推遲的“兩會”掏出錦囊妙計——港版《國安法》,來終極解決“香港問題”。

這是個試探性的做法,中共想知道被新冠糾纏的西方民主國家如何反應,台灣又是個什麼態度。現在美國反應強烈,歐盟和英國都非常警覺,原先武漢病毒已經把全球陪綁拖下水了,現在又要對香港痛下毒手,藉此惡法來打擊一切異議異音,抓捕異議人士,連外籍人士也都不放過。那麼北京難道不考慮香港作為自由港的金融和商貿地位了嗎,讓東方之珠蒙塵,難道對它本國沒有損失嗎?想來北京早就構想並且已經部署了上海和深圳來作為香港的替身,但是這步棋錯了,香港的繁榮可貴,吸引國際資本成為一個信息資源中心,不只是它是個免稅的商業港口城市,而更在於它的自由、生機和朝氣,一旦被“國安法”套住了,就成為一個“死穴”,這是自毀長城的做法。何況國際、台灣和亞洲鄰邦,從此更加對北京的獨裁專橫有了新的認識,北京將四面樹敵。

法廣: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格局。您如何預測疫情後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

廖天琪:經驗告訴我們,契機往往藏在危機里。本來新冠瘟疫首發於武漢,危機衝擊了中國。北京雖然以強力手腕控制了疫情,但是接下來的表現:一、拒不承認自己早期隱瞞疫情的事實;二、跟美國開打口水戰,指出病源在美國;三、在國際上發動大外宣,往自己臉上塗金,說中國慷慨贈送口罩,大力援助外國抗疫,要從“始作俑者”華麗轉身變成“救世主”。這些做法太讓人反感,北京沒有從危機中學乖,將之轉變為契機,反而一步步陷入更深的危機。國際上知道中國使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控制疫情,同時也將中國百姓捏在手掌心,每個人都逃不過“老大哥”(大數據)的法眼,只要是按“中國標準”,對“國家安全”造成危險的個人和組織,都可以立即追蹤“拿下”。由於中國標準是牛皮糖一樣可以任意變形,任意解說,那麼罵習大大、彭麻麻,對着國旗吐口痰,就可能被某些官員解釋為“危害國家安全”,那麼在社交媒體上,寫點批評時政的文章,或在自家四壁上貼“反動標語”,如“天滅中共”之類的,那就一定可以定罪為“顛覆國家政權”了。這樣的國家聽上去是個笑話,但是它又同時是世界工廠,控制世界市場,控制世界金融、擁有美國大批國債,聯合國里的嘍囉兄弟國佔有大半,自由世界怎麼來面對這個龐然怪物?認識它,識破它的弱點,是第一步,在這點上,中國自己已經暴露了它體制和各種行事策略的弱點,接下來是各國的團結和共同的戰略部署,能走多遠,要看各國領袖的智慧和勇氣。另外是促成中國內部人民的覺醒,喚醒人民對中國政權的小恩小慧,採取“不食嗟來食”的態度。中國今日取得的經濟成就,不是中共的功勞,而是中國人自己努力的豐收。沒有共產黨,人民才能更有尊嚴,享有基本權利,生活更有保障。當大部分中國人有這樣的認知時,中國真正轉變的契機才成熟了。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