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歐洲人該如何面對中國這面牆

發表時間:

周五下午出版的法國世界報刊出了好幾篇和中國有關的內容。有關中國經濟的文章指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的這一段窗口期正在關閉,從今以後,中國將不得不面對其合作夥伴在投資中國問題上的遲疑不決。台灣也在經濟上支援台灣企業,以便台灣企業尤其是電子企業離開中國大陸。另外,世界報也刊出文章報道了香港人不顧禁令,繼續紀念89六四天安門事件。同一份法國世界報還就歐中關係發表了社論,標題是:歐洲人如何面對中國這面牆。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社論指出,原計畫於9月份舉行的歐中峰會被無限期推遲了,雖然官方的原因是新冠病毒疫情,但這顯示了,歐盟27國急迫需要制定清晰明確的戰略來面對北京。

社論寫道,新冠病毒為很多事情背了鍋。中國當局用它作為借口,禁止在香港舉行紀念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屠殺受害者的紀念活動;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以它為借口,挫敗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希望於6月底在華盛頓舉行7國集團峰會的計畫,特朗普原本希望通過這一會議來向他的選民們顯示正常化已經全面實現了,而且,面對中國,西方都是和美國的路線相一致的。6月3日星期三,新冠病毒再一次被用作借口,這一次,是默克爾和習近平用它來解釋為什麼原計畫於9月14日在萊比錫舉行的中歐峰會被無限期推遲了。

社論說,原本由歐盟27國領導人和中國主席參加的歐中峰會,應該是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德國的核心事項,從7月1日起,柏林將在六個月的時間內擔任歐盟輪值主席。這原本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以便向北京顯示,歐洲是27個國家,而不是中國偏愛的“17加1”。17,指的是17個中歐國家以及巴爾幹國家,其中的11個國家是歐盟的成員國。北京特別重視這些國家,將這些國家作為其“新絲綢之路”戰略的一部分,這也順便讓北京分裂歐洲。總之,德國原本是對9月份的歐中峰會這一高層次的外交活動寄予了厚望的。

社論繼續寫道,由於歐盟和中國的關係因為新冠疫情而變得更加複雜,所以,人們對歐中峰會的期望更大了。對於歐盟來說,在很多重大的國際問題上,中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夥伴,尤其是在氣候問題和非洲國家的債務問題上。但同時,中國也是一個經濟競爭者和“系統性的競爭對手”。歐盟必須與這個日漸強大的國家周旋,何況這個越來越顯示自己強大的國家還以一個替代模式而自居並拒絕透明。

社論認為,北京和華盛頓之間日益緊張的局勢,以及有可能發生新的冷戰的前景,加劇了困難:歐洲人不希望像他們的美國盟友那樣和中國採取公開對抗的態度,但是歐盟也不能夠對中國政權的濫權視而不見,比如對中國鎮壓維吾爾族穆斯林以及對中國違反香港“一國兩制”原則視而不見。

因此,中歐峰會原本是要在一個有可能是非常緊張的背景下舉行的,會上有可能會因為香港的地位問題而進行較量,而且,幾個星期後,在美國,就是特朗普是否能夠連任的問題了。

社論說,就歐中峰會被推遲,德國堅持表示,疫情是峰會推遲的原因,但是,很顯然,歐中峰會取得切實成果的機會似乎越來越微弱。一位德國高級官員曾說過:“與北京就價值觀問題進行對話的同時,和北京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似乎,達到這位德國高級官員所說的這個目標,可能性也是越來越小了。

社論還表示,如果歐洲人希望避免未來不得不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做出選擇的話,那麼,歐洲人必須首先要對中國採取明確的戰略,並考慮到歐洲人自己的力量、利益和價值觀。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德國如果以此為目標,就完全要比召開一次大規模的峰會更加有益。召開大規模的峰會,當然在媒體上的曝光會多,但效果不大。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