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新冠病毒/經濟

港府出錢救英資國泰航空為維護航運樞紐地位

英資太古集團為大股東的國泰航空公司,不堪武漢首發病毒疫情的打擊,出現嚴重的現金周轉問題,港府為了保住香港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決定斥資292.5億港元,以借貸和入股形式挽救這家被視為香港民航旗艦公司的國泰航空公司。

一名旅客步行到中國香港機場的國泰航空頭等艙櫃檯  2018年4月4日
一名旅客步行到中國香港機場的國泰航空頭等艙櫃檯 2018年4月4日 © 路透社
廣告

英資太古集團擁有超過46%股權的國泰航空主席賀以禮說:“現實情況是,如果沒有今天公布的注資計畫,國泰會很快沒有現金流,會有很大機會倒閉。”

對於這次港府破天荒宣布斥資拯救私人公司一事,財政司長陳茂波9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解釋,港府向國泰注資是出於維持本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考量,並多次強調政府無意入主國泰及成為其長期股東,不會參與日常營運。

港府這次入股國泰,將擁有公司超過6%的股權,雖然政府明言不會幹涉國泰日常運作,不過仍有權任命兩名“觀察員”進入董事局,並有權對接國泰管理層及了解信息,有發言權但不會有投票權。“觀察員”會留在董事局,直至國泰償還所有貸款並清付所有利息,以及贖回所有優先股為止。

由國泰公布的資本重組計畫,集資總額最多409.5億元。當中港府有份參與的部分,主要是優先股及認股權證發行,以及過渡貸款,涉資共292.5億元,等同國泰停牌前市值347億元的84%。國泰建議,向港府發行1.95億股優先股,總認購金額為195億元;及發行不超過4.17億認股權證,總行使價最多19.5億元。另外,港府會為國泰提供的已承擔過渡貸款融資,金額78億元。

財政司長陳茂波認為,航空服務對本港整體經濟發展具策略意義,是保持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的基礎,政府須全力捍護,同時顧及本地經濟發展、市民出行需要,因此需要支持具規模的本地航空公司。他續稱,政府在作出決定前有參考外聘財務顧問意見,並估計港府在此項投資中,可獲取的預期內部回報率達4%至7.5%,較土地基金過去6年投資於外彙基金組合所得的平均回報率3.7%為高。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