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中國當局的新冠危機管理顯然具有政治意義

發表時間:

在新冠病毒讓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張的背景下,中國當局對新冠病毒危機的管理顯然具有政治意義: 必須要比華盛頓做得更好,特別是在事關北京的情況下,更是要比美國做得好。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中國面臨第二波新冠疫情,這是法國世界報周一在其國際版刊出的一個內容。世界報駐華記者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向法文讀者介紹了和北京豐台新發地市場相關的新冠病例情況。

相關的文章指出,中國周一宣布,全國範圍內有177人感染新冠病毒,這是5月初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兩人是重症患者。文章還描述了上周末前,大批武裝人員前往新發地市場,北京豐台區的負責人周六也宣布採取“戰時”措施。

就北京新出現的這些病例,世界報的文章指出,病毒的確切來源尚不清楚,但是周日在中央電視台,研究員楊鵬(音譯)說,病毒“可能”來自“從歐洲進口”的肉類或海鮮。        

世界報的文章繼續指出,中國當局一直都在說,出現第二波新冠疫情是有可能的。 5月份的時候,武漢在解封一個月後再次出現新冠集群病例,導致當局在10天內對大約1100萬居民進行了檢測。 可實際上,這麼大規模的檢測只發現了206例無癥狀的病例。          

世界報刊登的文章繼續寫道,對中國當局來說,這是要表明情況已經得到控制,而且,就像6月7日公布的有關新冠疫情的白皮書所說,中國是“不惜一切代價地挽救生命”。世界報的文章繼續寫道,這一白皮書也顯示了:在新冠病毒讓中國與美國的關係更加緊張的背景下,中國當局對新冠病毒危機的管理顯然具有政治意義: 必須要比華盛頓做得更好,特別是在事關北京的情況下,更是要比美國做得好。

面對中國,香港人消沉了

周一的世界報網站上有一篇關於香港的文章,指出,在香港的歷史性遊行過去整整一年後,面對中國,香港人消沉了。    

作者陳翡(Florence de Changy)寫道,2019年6月16日香港發生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整整一年後的今天,就是否能夠保住自由,人們失去了希望,而北京則加強了對香港的控制。          

文章寫道,當香港人回顧過去12個月中所經歷的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政治抗議運動時,香港人用的詞經常都是一樣的,比如:疲乏,厭倦,失望,憂鬱,泄氣,死胡同,“這有什麼用呢 ? ” 或者是更平淡地說:“我們搞砸了”, 等等等等。    

一位叫雪莉的進口美國化妝品的單身母親說,“一年前,我很有動力,當時感到我們是如此團結,如此地互相幫助,我們真的以為我們的決心會讓我們贏的”。但是今天,這些香港人卻失去了希望。

雪莉補充說,“和所有人一樣,我希望香港繼續是香港。但是看看一年中香港發生的事情,不得不看到,情況只是變得更糟糕了”。

作者陳翡在文章中寫道,香港過去一年中的大規模抗議運動的結果是好壞參半。 確實,香港示威者得到了香港抗議運動的起源-送中法 被正式放棄,但是他們為這場勝利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懲罰在5月底就落到了香港示威者的頭上:北京宣布中國人大將強加給香港一部國家安全法,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港版國安法的細節,但這一法律似乎確實是要讓一切政治抗議都銷聲匿跡。和北京對着干,是不會不受懲罰的。

馬克龍要求“更多地工作和生產”

法國總統馬克龍周日晚上向法國人發表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第四次電視講話,是周一下午出版的法國世界報的頭版頭條內容。就此,世界報在頭版的大字標題中指出,馬克龍要大家“更多地工作和生產”。該報表示,面對經濟衰退,總統認為需要更多的工作和生產,並呼籲“重建”經濟。就馬克龍的這一講話,世界報還指出,馬克龍為他的總統任期描繪了新的方向,但卻沒有提出具體的建議。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