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政治

民調:香港自認中國人身份創回歸以來新低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計畫對香港市民身份認同最新的調查發現,港人對自認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及“中國人”的認同感分別創下2007年及1997年新低。這個結果似乎印證香港人心不但沒有回歸,而且是越走越遠。

香港民意研究計畫最新調查發現,香港人自認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或“中華民族一分子”,三個年齡群組均上升, 18至29歲群組更升至80%。
香港民意研究計畫最新調查發現,香港人自認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或“中華民族一分子”,三個年齡群組均上升, 18至29歲群組更升至80%。 © 香港民研計畫官網截圖
廣告

民研計畫從本月初由真實訪問員以隨機抽樣電話方式訪問1002名香港居民,要求受訪者為不同身份認同感作出獨立評分。結果顯示,受訪者對“中國人”的認同感評分為5.74分,創下1997年開始有這項調查以來的最低評分;“中華民族一分子”的評分亦僅得6.25分,是2007年以來的新低。

此消彼長,調查同時發現港人選擇自認為“香港人”的比率明顯高企,最新評分為8.57分,評分與去年6月一次調查同樣處於歷史高位;此外,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的身份認同評分僅得4.9分,較對上一次調查下跌0.35分。

港大心理學系副教授陳浚靈告訴蘋果日報,數據反映自我認同是“香港人”多於“中國人”受訪者不只是年輕人,當中30至49歲較年長的香港人有上升趨勢。他認為身份認同應為情感上,港府表示會推行國家身份認同教育,有關措施是“認知鞏固”,而非“情感上的身份認同”。要令人民對國家認同不可只靠灌輸,要考慮在情感上的幫助。

對於國安法對民調工作有否影響,香港民意調查研究所主席鍾庭耀說:“我們會假定無罪般的繼續工作,除非有人告訴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違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