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沒有開槍卻造成流血,中印衝突是非常暴力的

發表時間:

中國和印度於6月15日星期一晚上在有爭議的地區拉達克發生的流血衝突,在周四下午出版的法國世界報上佔據着大量的篇幅。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文章指出,印度方面表示,這場衝突導致20名印度士兵死亡,而中國方面的傷亡數字則一直是秘密,中方沒有透露。不過,儘管如此,中印雙方發生衝突的細節,還是越來越為人所知。中印雙方士兵在海拔4200米高的喜馬拉雅山在沒有開槍的情況下發生了徒手戰鬥,有的士兵跌倒,從山上掉下來死亡,有的則溺水而死亡。          

同一份法國世界報還就中印流血衝突發表了社論,標題是:中印兩國民族主義的衝撞。           

社論文章寫道,自1975年以來,中國和印度士兵在喜馬拉雅山脈發生的面對面衝突是1975年以來第一場造成死亡的衝突。地緣政治背景使這一事件令人擔憂,更何況相互對抗的是兩個軍事強國,誰都不想丟了面子。       

中印士兵於6月15日星期一到6月16日星期二在喜馬拉雅山脊上對抗的導火索是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在特朗普遏制中國的戰略以及北京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的角色受到質疑這樣的背景下,這一中印流血衝突事件令人擔憂,何況,衝突對抗的是兩個軍事大國,都是由民族主義領導人領導,都是根本不願意丟面子。           

文章還寫道,雖然這次在拉達克發生的面對面衝突,是中印雙方一系列衝突的又一次,但是,此次衝突和以往的不同之處是,這是自1975年以來第一次有人死亡的衝突:印度方面有20人死亡,而中國方面則對傷亡數字保持秘密。沒有開槍卻造成流血的事實表明,雙方的衝突是非常暴力的。 另外,雙方的衝突發生在加爾萬河谷,在這裡,中國軍隊於1962年佔領了印度的一個防禦工事,這不禁讓人想起中印之間發生的那場閃電戰爭。

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緊張局勢再度加劇

在周四下午出版的法國世界報國際版上,還有一篇文章,講述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緊張局勢再度加劇。      

文章寫道,最近,中國對澳大利亞表現出來的,可真是沒有敬意,中國稱澳大利亞是“美國的傀儡”,是“粘在鞋上的口香糖”等等。

最近一個顯示中澳關係緊張的事件是:6月10日,中國司法判處2013年因販毒而被逮捕的澳大利亞人吉普西(Karm Gilepsie)死刑。

判刑的前一天,北京正式地建議中國年輕人不要去澳大利亞留學,因為中國年輕人會在澳大利亞遭遇“種族主義”的。但是,澳大利亞是中國學生第二喜歡去留學的國家,他們為澳大利亞大學的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此外中國旅遊部也發出了類似的警告。

文章還寫道,5月中旬的時候,中國宣布減少澳大利亞牛肉的進口,減少的數量是35%,另外,中國還宣布對來自澳大利亞的大麥徵收80%的關稅。觀察人士說,這些措施是中國對澳大利亞要求對北京處理新冠危機進行國際調查而作出的回應。澳大利亞的這一要求在5月18日的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上並沒有真正實現,但是,這一要求得到華盛頓的批准,讓北京更為憤怒。    

在澳大利亞一邊,澳大利亞否認自己是替華盛頓行動的。實際上,澳大利亞對中國的轉折點可以追溯到2017年和2018年,當時有披露,中國的富人毫不猶豫地資助澳大利亞的政黨。       

2018年8月,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中國華為多次發出攻擊後,澳大利亞將華為和中興排除在澳大利亞的5G市場之外。

不過,世界報的文章也指出,在試圖避免緊張的關係升級後,澳大利亞保守黨政府領導人莫里森站出來了。但是,在澳大利亞一國民被中國判處死刑之後,澳大利亞的反應還是相當溫和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