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除了香港,南海和新疆也一直是中美關係緊張的核心

發表時間:

除了香港,最近幾天,南中國海和新疆也一直是中美之間關係緊張的核心。在星期三的法國世界報上,該報記者勒梅特(Frédéric Lemaître)對中美之間在新疆和南海問題上的制裁與反制裁進行了梳理。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相關文章的標題是:就新疆和南海,華盛頓與北京之間來來回回地相互制裁。

文章指出,7月13日星期一,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毫不繞彎地譴責北京將南中國海視為自己領土一部分的願望。蓬佩奧說:“我們很清楚:北京在南中國海大部分地區的離岸資源上的主張是完全非法的,它為控制南中國海而進行的恐嚇行動也是完全非法的。”

美國國務卿回顧說,2016年,應菲律賓的要求,海牙常設仲裁法院的一個法庭裁定,中國對這個區域的要求是沒有法律依據的。蓬佩奧總結說:“仲裁庭的決定是終局的,對雙方都有執行力。”

世界報的文章指出,中國聲稱對南中國海的幾乎所有小島和礁石以及它們周圍的領海擁有主權。到目前為止,美國的要求主要是有航行的自由。美國從來沒有批准過《聯合國海洋權利公約》。

7月初,美國在南中國海進行了軍事演習,特別不同尋常的是,美國在這次演習中使用了兩艘航空母艦。

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捍衛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想法。''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助理教授帕特里克·喬萬內克(Patrick Chovanec),這些聲明為將來美國挑戰中國的政策,提供了“法律基礎”。

北京當局立即就做出了反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不承認海牙法庭的判決,他說:“美國是該地區以外的國家,美國想要的,就是讓南中國海混亂。(……)中國將繼續捍衛其主權和安全。”

就新疆維吾爾族穆斯林,美國抗議中國將一百多萬維吾爾人拘押在新疆的營地里,並於7月10日宣布,禁止三名中國新疆高管及其家屬進入美國領土,這是華盛頓首次打擊這一級別的中國領導人。美國財政部還根據2012年的一個懲罰人權肇事者的法律,凍結了這些新疆領導人在美國的資產。

作為報復,北京在7月13日星期一宣布,制裁三名被認為是反共“鷹派”的美國共和黨議員以及負責宗教自由的美國國務院負責人布朗巴克,還有美國國會的中國執行委員會。

北京沒有說明制裁的內容,但堅持“對等”的原則。因此,人們認為,北京宣布的制裁可能是禁止被制裁的人進入中國。

但是,7月14日星期二,《環球時報》暗示,美國的佛羅里達州和德克薩斯州有可能會受到來自中國的經濟報復。

世界報刊出的這一文章還指出,中國外交部長王毅7月9日星期四在一個網絡論壇上發表講話,呼籲降低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這一講話在中國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但在美國卻被忽略了。也是,王毅把當今危機的全部責任都歸咎於華盛頓了。

從“中國龍”向“印度虎”的巨大地緣政治的轉變

谷歌決定在未來五年內在印度投資100億美元。就此,世界報經濟社論文章撰寫人菲利普·埃斯坎德(Philippe Escande)分析說,這標誌着從“中國龍”向“印度虎”的巨大地緣政治的轉變。文章表示,香港問題等讓谷歌、臉書和其他矽谷公司確信,在中國的領土上是不再有希望了,矽谷的公司將野心轉向了印度。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