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三峽大壩危險了? 專家稱設計允許彈性變形 第3波大洪水今進三峽水庫

中國南方持續暴雨,長江流域今天面對第3波洪水,三峽大壩的安全性也受質疑。官媒今天引述三峽大壩負責人表示,三峽工程不是有些人想像的那麼脆弱,“潰壩風險”等是“危言聳聽”。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表示,三峽大壩在設計允許範圍內的“彈性變形”並不可怕。消息指新第3波大洪水今天可能進入三峽水庫。

三峽大壩照片 2012年8月9日 資料照片
三峽大壩照片 2012年8月9日 資料照片 REUTERS - Carlos Barria
廣告

據中央社今天報道,三峽大壩安不安全,中國專家連番背書。中國環球時報引述“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中心負責人”表示,截至19日,三峽工程在此次汛情中已累計防洪運用5次,攔洪總量約140億立方公尺,控制2020年長江第1號洪水下泄流量每秒3.5萬立方公尺,削峰率達34%。據這名負責人說,1998年長江洪水時,如果當時三峽工程已經建好,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壓力將會大大緩解。今年如果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防洪形勢將更加緊張。

針對三峽變形潰壩等傳言,這名負責人表示,當前三峽大壩安全運行狀況良好,近來未出現任何所謂的“變形”或其他風險,任何沒有科學縝密監測數據的猜測都是不科學、不負責任、外行甚至別有用心。

環球時報另引述中國三峽集團總工程師張曙光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學與水資源學家王浩表示,三峽大壩在設計允許範圍內的“彈性變形”並不可怕。張曙光說,“彈性變形”是所有構造物受力後都必然會有的現象,“道路橋樑、高樓大廈,包括我們腳下踩的水泥地板都有”。王浩則說,三峽大壩本身是混凝土重力壩,不但不怕長期泡水,其抗壓能力“反而會在100年內水愈泡愈結實”。

據中國官媒新華社18日指,“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導致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快速上漲,三峽樞紐運行部門監測記錄顯示,三峽大壩有發生位移、滲流、變形等情形。但“主要參數均在正常範圍內”、“大壩擋水建築物各項安全指標穩定”。

中國水利部的資料顯示,長江2號洪峰18日進入三峽水庫,而新第3波大洪水今天可能進入三峽水庫。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