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少吃一道菜:習近平呼籲中國人減少浪費 糧儲局數據小麥收購量跌近千萬噸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對國人吃飯習慣當中的糧食浪費現象做了關注,與此同時糧食儲備司,糧食交易協調中心等相關機構主管頻繁碰頭,官方媒體也要求重視糧食安全,呼籲民眾節約糧食,保持危機意識。

7月31日,王府井街景
7月31日,王府井街景 © REUTERS - TINGSHU WANG攝影
廣告

中國農業科學院統計稱,2015年統計顯示每年中國有3500噸的食物被浪費,新華社也呼籲人們了解,就算是在糧食資源豐富的國家,產業鏈也不是沒有斷裂的可能,而一旦產業供應鏈斷裂,將出現恐慌性購買,同時提到了去年年底到如今,在世界多地爆發的蝗災,山火等,又加上新冠疫情出現物流不暢和出口受限,全球農產品供應的不確定性增加,糧食市場波動。

法新社用誇張語氣報道稱“中國人現在要從華麗盛大的飲食文化,過渡到節約風,來響應習近平的號召”,當中關注了北京,武漢,西安等多個城市的職業餐飲協會的倡議,即推行“N-1”的用餐模式,具體而言,指的是:在滿足按人頭計算的食物份數的前提下,減少一道菜品,在對菜品進行多樣化處理的同時,做到節約糧食,杜絕浪費。與此同時,抖音,快手等均宣布,對平台上的吃播節目做相關規定,禁止誇張的“大吃特吃”鏡頭出現。

中國政府曾屢次強調,糧食供應沒有問題,年度庫存與消費量相比,顯示出“充分的底氣”。雖然國家糧食與物資儲備局在本周發布了一系列數據,顯示出,從河北到江蘇,從山東到河南,多個小麥主產區的收購量同比下跌,總量下跌超過938萬噸,只有湖北增收6.8萬噸;且主產區油菜籽等累計收購也出現總量下跌的現象,但去年中國糧產量為13277億斤,實現了“十六聯豐”,連續五年穩在1.3萬億斤的水平,目前小麥和稻穀庫存量,與全民一年消費總量相當;此外大米,小麥,玉米這三種“中國三大口糧”的中國國內自給率平均在97%以上,2019年中國人均糧食佔有量超過470公斤,高於國際糧食安全標準線的人均400公斤,顯示出糧食充裕程度“充分的信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