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解說

評估會議“因日程問題”被推遲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陷於尷尬處境

發表時間: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再度被置於鎂光燈之下,據熟悉相關計畫的消息人士稱,原定於周六舉行的評估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會議將因日程安排問題而推遲,目前尚未就新的日期達成一致。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原定於在協議生效六個月的8月15日通過視頻舉行會議。

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 路透社
廣告

綜合法新社和彭博社報道,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舉行視頻電話會議,但會議被無限期地推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沒有立即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要求官員每半年進行一次“審查”,但兩國政府都未證實這次會談。美中官員5月初時,曾就這項協議通過電話。

《南華早報》稍早報道稱,會談定於周六舉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五說,高層會談的信息將“在適當的時候”發布。另外,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先於周四稱,當前形勢下,需要中美雙方共同努力,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希望美方停止對中國企業的限制措施和歧視性做法,為落實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創造條件。

外界注意到,路透社率先報道了此次推遲,稱原因是日程安排問題。報道援引一位熟悉會談的消息人士說,會談推遲是因為中共高層繼續在北戴河舉行會議。通常在8月份舉行的北戴河會議的具體日期從未公布。

這名消息人士強調說,延期並不是反映出該貿易協議存在任何實質性問題,並補充稱,“新的日期尚未敲定。” 不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沒有回應路透社關於評估計畫的詢問。

中美今年1月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象徵雙方長達數月貿易戰暫時告一段落,中國承諾兩年內增加進口20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包括汽車、機械、石油和農產品等。

但這是在冠病疫情暴發之前的事,現在中國採購美國貨的進度已經落後於實現在協議中承諾的第一年大舉增加採購的目標。中國計畫今年比2017年增加採購770億美元,2021年比2017年多採購1,230億美元。

所幸,特朗普政府官員已表示,他們對最近幾周中國購買的速度感到滿意,也不打算放棄貿易協議。美國白宮高級經濟顧問庫德洛周四表示,貿易協議進展順利,重複他在本周早些時候所作的評論,駁回擔心兩國之間的緊張局勢可能危及該協議的猜測。

路透社另一篇分析稱,在現在兩國糟糕的關係中,這份搖搖欲墜的貿易協議反而成為連接中美的最強紐帶。

因為,對於特朗普而言,如果放棄協議不但沒有政治利益,而且無異於承認他任內最大的貿易倡議之一已經失敗。

對於中國而言,遵守這項協議也有利。前美國貿易代表法律總顧問沃恩(Stephen Vaughn)表示,這份協議可避免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而且如今中國經濟正走出疫情強勁反彈,中國沒有什麼藉口不擴大採購。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北京需要更多時間研究如何在美國頻頻施壓的背景下與對方交涉,才導致會談延期。

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中美貿易協議談判的時間應該早已定好,不太可能臨時因為和北戴河會議衝突而改期。“日程衝突背後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北京正對近來的中美局勢進行評估,商討如何把這些課題提上談判議程,這就包括美國近來對中國科技公司採取的一系列施壓行動。”

其實無論視頻會議被推遲的真正原因為何?此刻這份貿易協議都處在一個相當尷尬的位置,即:原本目的未能達成,拋棄協議的話,雙方誰也沒好處。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