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澳大利亞

美澳聯手揭秘中國招攬海外竊密人才機制

一份由澳大利亞政府轄下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撰寫、美國國務院有份出資的報告,披露中國在海外招攬科技人才並涉嫌做出不當行為的詳情。中國官方否認竊取他國科研成果與知識產權。

關於人才招聘的報道圖片
關於人才招聘的報道圖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據東網今天報道稱,美國澳洲聯手撰報告揭中國招攬海外竊密人才機制。

雖然北京一直否認,但美國政府不斷地指控中國竊取科研成果和知識產權。而一份由澳洲政府轄下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撰寫、美國國務院有份出資的報告,就披露中國在海外招攬科技人才並涉嫌做出不當行為的詳情。報告指,中國在海外成立多達600個人才招聘站(talent-recruitment stations),當中大部分設在美國;又指中國各地方政府進行的招攬計畫所招攬的人數,最少是國家級計畫的7倍。

據該報告指,從2006年起,中國在海外成立招聘站,為“千人計畫”等招攬計畫搜羅科研人才,現時中國在世界各地設立的600個招聘站中,美國最少有146個,為數最多,其他招聘站則遍布德國、澳洲、英國、加拿大、日本和法國等國。而中國招攬海外人才的工作近年加快,單單在2018年已成立了超過115招聘站。

據該報道說,這些招聘站中,只有20個由中國的國家級機構,包括統一戰線工作部轄下的歐美同學會和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營運,其餘則透過外判形式,讓海外地區組織、商會、專業組織、舊生會、科技公司、教育公司,以及各大學的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代為營運。這些代理組織通常會與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和統戰部合作,安排招攬對象訪問中國。這些代理組織通每年會收到2.2萬美元(約17萬港元)作為一般營運費,而每成功招攬一人,組織便可額外獲得2.9萬美元。

報告指,雖然國際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國國家級的“千人計畫”,但其招攬的人才數目只佔整體小部分;而全國有超過80%的海外科學家招攬計畫,由省、市和地區政府負責,所招攬的科學家數目,最少是國家級計畫的7倍。報告又引述電動車生產商Tesla前工程師曹光植(音譯,Guangzhi Cao)的個案,講述中國招攬人才情況。報告指,曹光植2009年從普渡大學畢業,成立了“全美溫州博士協會”,該協會與溫州官員緊密合作鎖定在美國攻讀博士的學生,並與溫州的統戰部簽署協議經營招聘站。

報告指,全美溫州博士協會已有超過100名會員,當中包括美國政府員工、Google和蘋果等頂尖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報告又指,協會曾為溫州一間大學,招攬美國能源部轄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一名科學家。而在去年,曹光植本人則被控盜取Tesla自動駕駛技術的原始碼(source code),並在離職後交予後來加入的華企小鵬汽車公司。

該報道稱,報告指出,外國一些反情報專家過去曾認為,中國派出大量業餘間諜,以“聚沙成塔”方式慢慢竊取科技,但這個看法與報告所述有組織招攬活動有矛盾。報告作者促請有關官員,多聚焦於中共這種招攬海外人才的機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