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觀察中國

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已經逆轉,在漸行漸遠

發表時間:

近期以來中日關係出現逆轉趨勢,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中日關係
中日關係 路透社
廣告

香港《明報》的社論稱:“近月來,隨着中美角力白熱化加劇,中日關係也出現了逆轉之勢,日方指摘中國公務船進入釣魚島海域的頻率增加,在南海、香港等問題上抗中漸趨高調,又欲加入英美等主導的‘五眼聯盟’情報網絡,更傳出可能允許美國部署中程導彈。同時,內閣閣員4年來首度參拜靖國神社、首相安倍晉三盛讚剛去世的台灣前總統李登輝等事,都在衝擊中方的底線。”“距離安倍任期屆滿還有一年多,日本政壇已進入‘後安倍’時期,各方勢力角逐意味漸濃。從共同社所做的下任首相人選民調結果看,言論出位的河野太郎已取代環境相小泉進次郎,升至第三位,不排除有日本政客是為選票打‘抗中牌’。中日關係這一波逆流,與以往撞船、參拜、釣島國有化等突發事件引發不同,既有受國際大勢影響的因素,又被日本國內政治趨勢牽引,在受疫情阻礙習近平訪日遙遙無期的背景下,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已經逆轉,雖無劇烈對抗,卻在漸行漸遠。”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日本對於中國的態度最近有三件事值得高度關注,第一件事是自民黨外交委員會決定,針對北京實施《港區國安法》和新疆問題,建議政府取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日本”。“第二件事是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接受《日本經濟新聞》訪問時重申,日本很願意擴大與‘五眼聯盟’的情報共享合作。”“第三件事更加富於火藥味,美國總統軍控事務高級特使比林斯利(Marshall Billingslea)接受《日經新聞》訪問透露,華盛頓打算研究在一些亞洲國家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陸基導彈的可能性,他聲稱:‘這正是日本和其它國家希望擁有,並且未來需要的那種防禦能力。’據了解,美國正在開發射程一千公里左右的中程導彈,如果部署在日本,可把中國大城市如北京和上海納入涵蓋範圍。”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現在‘五眼聯盟’與東京開始眉來眼去,雙方一旦最終搭上,情報意義並不很大,因為美日情報交流一直很密切,但地緣政治影響是看得見的。日本將成為這個聯盟最貼近中國的成員,它會給日美同盟添加新的含義,讓日本更象是美國主導的‘五眼聯盟’對抗中國的前哨。這是東京希望向北京傳遞的信息嗎?我們希望日本方面把這個事情想透了再做決定。”“日方如果順着加入‘五眼聯盟’的思路往前走,讓自己跳出中日關係的構架,成為美國所謂對華‘新冷戰’的亞太排頭兵,那麼它將成為中國周邊第一個這樣的國家。中國人民決不會接受日本這樣做,什麼靖國神社,什麼釣魚島、教科書之爭,它們加在一起也抵不了日本對這個角色的扮演,那將鑄成中日社會之間新的深仇大恨。” 

台灣《旺報》的社論稱:“美、陸對立升高情勢下,北京卻對日本展現戰略定力,希望維繫雙邊關係改善的勢頭,但中國崛起已構成日本的戰略壓力,制約陸日關係的改善。”“(日本防相)河野以‘擴張主義國’指稱大陸,期待‘五眼聯盟’納入日本成為‘六眼聯盟’,此無疑向呼籲‘建構對中包圍多國聯盟’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立下‘投名狀’。”“堅守和平主義,亦或是重整軍備走向軍事大國,為日本安保謀畫的現實難題,更決定中日關係之良窳,歷史應為日本指點迷津。近代以來的陸日關係須在亞洲的大局中被理解,此乃跨越兩國間的關係,明治時代思想家岡倉天心揭櫫的‘一個亞洲’始終未能實現,卻是亞洲的出路。”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