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世界報

中國在歐投資:歐盟尋求明確的策略,以應對中國這一“系統性的競爭對手”

發表時間:

法國世界報周四刊出了一篇有關中國在歐洲投資的文章,這篇由讓·皮埃爾·斯特羅伯特(Jean-Pierre Stroobants)撰寫的文章指出,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北京在歐洲投資了大約1500億歐元,面對中國這一“系統性的競爭對手”,歐盟在尋求明確的策略。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相關的文章寫道,9月14日星期一,歐盟機構的領導人和目前歐盟輪值主席國德國的總理默克爾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討論雙方之間的貿易關係,在此之前,歐盟審計法院於9月9日星期三就中國在投資領域內的進攻性,提交了一份詳細的警告性質的報告。

文章表示,這份報告只能說是相對的詳細,因為位於盧森堡的歐盟審計法院首先表示自己缺乏很多的數據,歐盟成員國似乎是不急於向歐盟審計法院提交數據的,歐盟審計法院強調,這一情況阻礙了歐盟採取共同行動的可能性,降低了對中國戰略的風險和利益進行準確評估的可能性。北京在2010年至2019年期間,在歐洲投資了大約1500億歐元。

文章繼續寫道,歐盟急迫要做的,可能就是要確定其戰略,因為中國認為有可能在年底之前和歐盟就投資達成協議,無論如何,這是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八月底在巴黎時所說的話。2013年,中國和歐盟展開了有關外國投資保護的談判,包括尊重知識產權,終止強加給在華外國公司的技術轉讓,終止對中國公有企業的補貼。

文章寫道,不論是否能夠達成協議,鑒於目前北京與美國關係的艱難,北京無疑是會表現得非常樂觀的。對於歐盟來說,現在是歐盟確定明確策略的時候了,因為,歐盟審計法院認為,不論是經濟上的後果,還是政治上的後果,都是非常重要的。主持歐盟審計法院這項研究的阿涅米·特爾特布姆(Annemie Turtelboom)用了“地緣政治轉折”這個詞,她強調歐盟必須加強行動,並“要求成員國要和各歐盟機構一起採取統一的行動”。

目前,佔據主導地位的是歐盟成員國和中國之間的雙邊關係,每個國家都是只管自己,並不向歐盟提交數據,有時,即使歐盟要求,也不交。中國當局巧妙地利用了這一局面,中國當局已經與包括西巴爾幹地區一些國家在內的17個歐洲國家建立了合作的框架,這些西巴爾幹地區的國家都是計畫加入歐盟的候選國。另外,歐盟的15個成員國未來有可能是中國倡導的旨在將中國與歐洲和非洲連接起來的龐大的“一帶一路”計畫的參與者。歐盟審計法院的這一報告提到了一些國家對中國的依賴和債務風險,也提到了這有可能會對供應鏈構成威脅。

世界報刊出的文章寫道,歐盟審計法院的這一報告指出,歐盟在2019年將中國定義為“系統性的戰略對手”,不過尚沒有讓這一概念具體化。但是,必須密切監視和分析中國在能源,電信,鐵路或港口等行業投資的後果,尤其是當這些投資來自於受到國家援助的中國公司時,更要這麼做。目前,中國在歐洲投資的一半都是來自於受到國家援助的公司。報告還指出,關鍵的問題是,這有可能會扭曲歐盟內部市場的競爭,並對歐洲企業構成威脅。

2019年,歐洲議會通過了一個法案,對戰略領域投資的控制設立了框架。法國,德國和意大利隨後推動歐盟各成員國也批准了這一法律。許多歐盟國家還就外國投資建立了過濾系統或對外國投資設立門檻。2019年春季,歐盟還加強了控制機制,成員國有義務報告敏感技術領域的一切外國投資。但歐盟審計法院認為這顯然是不夠的。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