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德關係

歐中視頻峰會前夕: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嚴厲批評中國

歐中視頻峰會前夕,德國外交部國務秘書安仁(Niels Annen)對中國提出了異常嚴厲的批評。他稱,有關中國侵犯人權的報道“令人震驚”。中國“出現了一系列不容忽視的發展”。

德國總理默克爾
德國總理默克爾 REUTERS - MICHELE TANTUSSI
廣告

安仁提到了嚴厲的香港安全法和中國在南海的挑釁性軍事演習。他說,“鄧小平領導下的韜光養晦政策以經濟發展為中心,把領土和政治衝突擺在後邊。在習近平領導下,這一政策似乎已經徹底終結。”

 

德國外交部預計,歐盟與中國之間的投資協議談判不會取得突破。安仁認為,“中國仍然必須做出深遠的讓步。”“到目前為止,我們在談判核心領域尚未取得足夠進展。”

 

這位社民黨政治家還為外交部對華為的立場做了辯護。他表示,華為等中國技術集團不能成為5G網絡等關鍵基礎設施的供應商。

 

這與基民盟籍總理默克爾以及基民盟籍經濟部長阿爾特邁爾的立場有所不同。默克爾和阿爾特邁爾始終不排除華為參與德國5G建設。

 

但這位外交部國務秘書反對美國的對抗性中國政策。他強調說:“我也反對將中國妖魔化。”語言是外交中的重要工具,甚至可能是最重要工具。人們必須保持對話。安仁警告不要將西方經濟與中國脫鉤。否則,“這會在經濟關係中引入全新的邏輯。這是保護主義的一種新形式:是相互競爭、相互排斥的制度。”

 

德國外交部受社民黨領導。此前,社民黨籍外長馬斯在柏林會晤中國外長王毅時,就中國的香港政策及人權政策提出了強烈批評,要求中國撤回港版國安法,允許聯合國觀察員進入新疆關押維族人的營地。

 

柏林《每日鏡報》認為,德國和中國曾是合作夥伴,現在是對手。歐盟夥伴要求柏林對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並加大了對柏林的壓力。王毅外長訪歐時的粗暴語調是一個氣氛轉變的前兆。他本來是要為周一的歐中峰會製造好良好氣氛的。但他專橫的態度引起了驚愕。中國,德國和歐盟之間的美好時光已經過去了。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