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要聞分析

拉斯穆森力挺台灣籲商全面「歐盟印太戰略」等政策

發表時間:

據中央社報道:台灣亞洲交流基金會主辦的第四屆“2020年玉山論壇:亞洲創新與進步對話”10月 8日上午開幕,前丹麥總理、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等國際政要先後發表視頻或預先錄製的講演,並回答媒體提問。他的觀點大致如下:

拉斯穆森 Anders Fogh Rasmussen
拉斯穆森 Anders Fogh Rasmussen REUTERS/Francois Lenoir
廣告

做過8年丹麥首相和5年北約秘書長的拉斯穆森,目前以其創建的非政府組織在世界各地發表意見,是一位有全歐全球視野和有影響力的政治家。他在講演中說自己曾經在27年前曾訪台,十分期待親眼見證台灣社會這幾年來的進步,計畫待疫情趨緩即來台訪問。

他也強調自己並不反中國,2008年他在丹麥總理任內曾經推動丹麥政府與中國簽定特別夥伴協議,因為當時他認為中國在政治、經濟領域將逐步走向開放,而夥伴協議有助增強此趨勢。然而,從2012年起,隨習近平掌權,歐盟成員國等各國看到的是一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且愈發強勢、具侵略性的中國,因此備感壓力。以往歐洲各國領導人大都期待中國將會趨近香港,隨着中產階級崛起、與西方的接觸增加,中國公民將更加追求開放、自決及自由,但近年來在習近平領導下,反倒是香港被迫與中國越來越相近。

一,歐洲調整對中國關係 可從更新與台灣關係開始

拉斯穆森認為:當年歐洲向中資開放,如今部分國家卻落入中方的債務陷阱;歐洲試圖在貿易、環境等領域與北京透過多邊主義解決問題,北京卻力圖依照一己利益改寫多邊主義規則。拉斯穆森呼籲,歐洲不再天真,如果歐盟與中國的共享價值是有限的、在推展共同利益上也遭遇困難,那就該調整對中國關係,而這可從歐盟更新與台灣的關係開始。

拉斯穆森坦承:歐洲過去配合了中國政府的孤立台灣政策,如今中方進一步威脅各國接受新的“一中政策”詮釋。事實上,歐洲一向尊重一中政策,是北京自己毀了它,原因包括對香港的強勢作為。

拉斯穆森指出,一中政策未能防止歐洲與台灣發展強健的政治、經濟實質關係;然而,一旦歐洲國家領導人或官方代表展現對台灣的支持,就會遭遇中方威脅,這現象必須停止。對歐洲來說,不能既高呼支持民主,又屈服於中方霸凌,而更為平等的歐中關係可透過提升與台灣的關係達成,方式包括強化與台灣在衛生、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以及印太區域民主合作。

二,擬定全面性的「歐盟印太戰略」以對抗中國

拉斯穆森呼籲擬定一個全面性的「歐盟印太戰略」,以對抗中國,並強化歐盟與印太區域夥伴的經濟政治連結。他也呼籲增進全球民主與自由市場同盟,並納入台灣。他說,這樣的同盟是對抗專制獨裁的最有力武器;歐盟應與自由民主台灣站在一起,台灣的勝利就是自由民主的勝利。

三,歐盟應先與台灣簽署投資協定

拉斯穆森認為:中國透過戰略性投資等手段分化歐洲,並以各種方式擴張在歐洲的影響力,這必須被反制。由於歐盟與中國遲遲未能簽署投資協定,歐盟就應先與台灣簽署相關協定,而不是讓台灣遷就歐盟先與中國簽署的決策,以告訴世界:台灣是值得堅定支持的夥伴。中共政權正為處理新冠疫情不當而付出代價,包括各國開始重整供應鏈,逐步將生產基地自中國移往較可信賴、安全、穩定的周邊國家,台灣則將是歐美優先選擇的目的地之一。

台灣玉山論壇期間,拉斯穆森通過視訊回答媒體的提問,就南海安全議題,拉斯穆森表示,確保各航道的自由開放,包括公海自由航行權,是全球及印太區域自由貿易體系的基礎;中共在南海的種種擴張及施壓行為影響航行自由、傷及全球貿易,因此所有國家都有責任反制此情況。

他說,北約1949年成立時,目標是確保北大西洋地區的自由與和平,但如今各界已意識到,歐洲、北美及印太區域的安全議題是連動的,因此有必要透過組成艦隊、舉行聯合軍事操演等方式,跳脫只求自保的思維,確保各國共同維護印太區域安全的能力。

就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大陸軍事威脅,拉斯穆森指出,應警告中共政權勿輕舉妄動,共軍一旦對台灣發動攻勢,將遭遇各國堅定回擊:首先是美國,接著是其他國家。他強調,這不是威脅、而是警告中共謹言慎行。

拉斯穆森認為,亞洲有必要建立類似北約的多邊安全合作機制,以應對民主國家所遭受來自中共的威脅,而美國、日本、澳洲、印度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可以是良好起點,也有希望制度化、常態化,並扮演更積極角色。目前印太區域的安全合作多採美國與個別國家簽署安全協定的形式,但美國如今也理解建立多邊安全合作機制的必要性。這一點與上述「歐盟印太戰略」的設想似有重合性。

對於美中關係的走向,拉斯穆森認為:美國和中國在經貿、科技、安全等領域的強權角力態勢已定,無論美國11月總統大選結果為何,華府對北京仍將維持強硬立場,這已是美國兩大黨的共識。他希望歐洲也堅定支持美國對中國施壓。

拉斯穆森呼籲,自由民主國家應強化聲量,以對抗集權體制,不應讓中共等專制政權的領導人有機會填補美國在國際秩序領導地位弱化所形成的權力真空,這也是他2017年成立非政府組織「民主聯盟」(Alliance of Democracies)的原因之一。

拉斯穆森為台灣發聲說:在複雜的地緣政治條件下,台灣仍成功建立、發展了良好民主體制,台灣因此值得被納入國際民主聯盟,各國也可因此獲益。各國不應坐視台灣遭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排除,也有責任確保台灣安全。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