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法國報紙摘要

澳大利亞不再懼怕與中國翻臉

發表時間:

《費加羅報》駐悉尼記者撰文指出:澳大利亞不再懼怕與中國翻臉,文章指出,最近幾個月來,幾乎每天都有加劇澳中緊張關係的事件發生,昨天周一,中國政府禁止中國企業進口澳洲的煤炭,而上周澳大利亞與其他近四十個國家聯署譴責中國政府對維族人採取的非人道的措施。擁有僅僅450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今天似乎已經不再懼怕中國,儘管澳大利亞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中國,但是新冠疫情徹底改變了澳中關係。

法國報紙摘要
法國報紙摘要 RFI
廣告

今年八月,澳大利亞政府禁止了一家中資企業收購澳大利亞的一家牛奶生產廠家。隨後,澳大利亞總理又宣布將對中國與澳洲政府以及地方各州近期簽署的一百多項協議進行仔細的審閱,檢查協議是否有損於澳大利亞自身的利益。費加羅報指出,這些合作協議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去年與中國簽署的一項在一帶一路框架之下的協議。而且,作者認為2015年位於澳洲北部的達爾文港出租給親北京的中國商人的協議也很可能成為審議目標,因為當時澳洲政府是在出租協議簽署之後才獲得信息,而該港口每年都被美國海軍用來作為士兵中轉地。

那麼,澳大利亞政府為何如此毫無顧忌地對待中國?澳洲智庫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Policy)的研究員馬利德(Richard McGregor)向費加羅報表示, 這是因為事實上,澳洲經濟的命脈礦業出口在短期內並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因為在該領域中澳之間彼此互相依賴,不可分割,雖然北京威脅停止進口澳大利亞煤炭,但這僅僅是中澳貿易中的極少部分。另外,就北京譴責堪培拉是因為受華盛頓的壓力而攻擊中國政府的說法,馬利德表示,北京的指責並非至空穴來風,因為美國向來是澳大利亞最緊密的盟國,不過,事實上,澳洲政府同特郎普相處也十分謹小慎微,所以,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是在兩大巨人之間進行艱難的走鋼絲練習。倘若下個月特郎普連選連任失敗,那麼中美緊張關係必將降溫,也將導致中澳關係的緩和,但是,馬利德認為,中澳之間不可能恢復到之前的友好水平。

中國的經濟復蘇在哪裡?

此外,在新冠疫情似乎已經結束了的中國,經濟增長是否正在迅速恢復?這也是各大媒體的關注焦點,法國的中國問題網站周一就此議題刊登了長篇社論文章,標題是:中國的經濟復蘇在哪裡?

文章指出,根據惠譽國際評級Fitch Ratings)公司上個月公布的評估報告,新冠疫情將導致今年全球的經濟增長下滑4,4%,而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長下降的比例僅為2,7%,而且中國很可能是今年世界上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不過,文章指出中國的經濟增長是建立在嚴重的社會不平等的基礎上,而危機進一步加劇了不平等。而且,中國的經濟恢復並不是全面的恢復,如果說網絡購物以及家庭服務行業繼續增 長的話,進出口行業,旅遊,餐飲行業則繼續下滑。此外,中國潛在的金融危機的徵兆日益明顯,作者認為中國銀行無法回收的投資以及呆帳壞帳的比例到達極限,一旦民眾大規模從銀行取回儲蓄,那麼,金融危機就會一觸即發。

文章還列舉了中國中石化集團在收購了瑞士先正達之後未能走出債務危機對中國的工業巨頭的狀況做出了綜述。指出了中國國營龍頭企業在光鮮的招牌背後說隱藏的危機。最後,文章描述了中國當局如何採取種種措施繞過美國的貿易封鎖,不過,作者指出,這意味着北京必須與其周邊鄰國保持友好關係,而到目前為止事實卻並非如此。

周二法國各大早報的頭版焦點內容

左翼《解放報》聚焦很可能在2022年參加總統選舉的法國左翼政黨不屈服的法國黨黨魁梅郎雄,提出了一個老大難的問題,那就是左翼政黨屆時是否有可能推出一個共同的總統候選人。右翼《費加羅報》關注的是法國的學校越來越難於遵守共和國的世俗原則。天主教的《十字架報》介紹的是如何更有效的測試新冠病毒。財經報紙《回聲報》頭版聚焦明天周三法國電視台對法國總統馬克龍的採訪。

 

瀏覽其他章節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