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出口管製法

北京加速出口管制立法

中美科技戰方興未艾,為反制美國,北京加速出口管制立法。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16日表決通過“出口管製法”,增設了反制條款,並將源代碼和算法等列入管制範圍,同時建立管控黑名單,新法將於12月1日實施。

美中國旗標誌
美中國旗標誌 © AFP
廣告

面對美國在技術出口的封堵,經過10個月內的三次審議後,北京快速通過“出口管製法”,作為反制。有分析認為,這將有利於北京在與美國較量中保護關鍵技術,也意味著中美科技戰可能進一步升溫。

 

中國新推出的“出口管製法包括總則,管制政策、管制清單和管制措施,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五章,共四十九條。

據官方媒體財新網報導,“出口管製法“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將兩用物項、軍品、核武以及其他履行國際義務與維護國家安全相關的貨物、技術、服務等物項都納入管制,明確”管制物項包括物項相關技術資料等數據“,顯示管制物項全覆蓋。

據21世紀經濟報導,第三稿補充將技術資料等數據界定為管制物項,多位委員贊成將源代碼和算法等列入管制物項;也有委員建議對5G、量子通信等技術的出口或轉讓實施一定管制。

與此前的審議稿不同,最終推出的“出口管製法“,還針對外國濫用出口管制行為措施,增加了反制條款,”即任何國家或者地區濫用出口管制措施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該國家或者地區採取對等措施“。

違反用戶 建黑名單管控

與此同時,中國可能對違反最終用戶或最終用途管理要求、可能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的進口商和最終用戶建立管控名單,即“黑名單管控“。

此外,對違法違規者也做出相應處罰規定,包括停業整頓,吊銷專營資格等,還將追究刑事責任。

作為中國出口管制的主要法律文件,“出口管製法“的執行還有賴於包括”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不可靠實體清單“等配套措施完善。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