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中國五大國有銀行壞賬很多?

中國五大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都屬於大型綜合性商業銀行。中國這五大國有銀行近日公布的財報顯示,這些“國之驕子”的利潤和壞帳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化,分析指國有銀行系統今後幾季將面臨持續的壞帳壓力。

圖為中國人民幣照片
圖為中國人民幣照片 網絡照片
廣告

據中央社今天報道稱,中國五大銀行盈利下跌,美媒說壞帳峰值即將到來。該報道引述美國之音(VOA)消息,五大國有銀行上周五(10月30日)公布的財報顯示,這些“國之驕子”的業績並不那麼讓人滿意,各家銀行的利潤和壞帳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惡化。其中排在五大銀行之首的中國工商銀行第三季盈利雖較第二季斷崖式的下跌略有改善,但跌幅依然高達4.7%。

據中國交通銀行的報告則說,前三季凈利潤年減12.36%,是五大行中唯一迄今未能擺脫凈利潤雙位數下降的銀行。交通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67%,較去年底上升0.2個百分點。中國銀行的凈利潤年減8.7%,集團資產減值損失近人民幣1000億元,年增約60%。負債總額22.6兆元,比去年底增長8.68%,不良貸款率1.48%,較去年底增加0.11個百分點。

該報道說,五大銀行中的另外兩家銀行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的壞帳比率也都上升,利潤則都下降。

騰訊網等陸媒稍早前引述數據指,今年上半年,中國共計1318家銀行網點終止營業,退出市場。這種情況與數年前銀行業“躺着賺錢”的日子相比形成巨大反差。陸媒證券日報引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位)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說,儘管上市銀行第三季財報只披露了一小部分,但這些都是銀行業中的佼佼者,盈利表現基本上只會強於非上市銀行。

從目前已經披露業績的近百家銀行財報來看,數量龐大的非上市銀行利潤出現大幅下滑,據證券日報,其中虧損企業的佔比高達75%。

該報道引述路透社引述分析說,經濟復蘇力度將影響民眾對銀行資產質量的預期,銀行業的企業貸款償還壓力峰值可能在明年中左右出現。

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間,中國政府為了儘快控制疫情、減少企業損失而引導銀行降低房貸標準。政府在疫情高峰期還要求銀行延緩企業償還貸款,以增加經濟的流動性。據該報道說,這個舉措將為銀行業帶來多少壞帳,專家認為,具體情況今後幾個月即將顯現。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