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德國-中國

德國《經濟周刊》:德國汽車峰會的贏家是中國

德國日前舉行汽車峰會,政府決定向汽車業投資30億歐元,以促進德國電動汽車的發展,扶持汽車生產商。但德國《經濟周刊》批評說,政府又在幫中國的忙,德國汽車峰會的贏家是中國。

blog.travel.ifeng.com
廣告

 

該刊認為,政府的津貼是一個絕望的行動。它只會有利於電池生產商。而電池生產商早已把德國甩到後頭了。德國為能源轉型花費了可達五千億歐元的資金,向工業和科研提供了100億歐元,以研發可再生能源技術。但在太陽能板上,德國卻毫無地位。德國屋頂上的太陽能消耗了德國億萬歐元的補貼,但安裝的卻是來自中國的電池板。但德國政府卻一點也不難為情,反而計畫為中國創造下一個成功。政府現在決定投入30億歐元,以促進德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這是最新汽車峰會的結果。但受到促進的電動汽車的最昂貴部件卻主要來自中國。汽車峰會的贏家於是成了中國。中國已成為世界電池領頭羊。德國在這方面又陷入了可憐巴巴的境地。電費高昂加上人工成本太高,以至於在德國生產電池不畫算。可就在德國哀嘆的同時,中國電池龍頭企業寧德卻在圖林根建立了一個大工廠。美國汽車生產商特斯拉計畫在勃蘭登堡州建立一個電池廠。現在又爆出了中國蜂巢能源將在薩爾州建立大電池廠的新聞。德國政府稀奇古怪的補貼和工業政策只會使德國在汽車最重要部件上的落後狀態變得鐵板釘釘,更為牢固。如果德國繼續這樣走下去,那麼,不僅是太陽能裝置將來自中國,德國的電動汽車也將很快來自中國。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