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日經:全球汽車產業勢力版圖重心在轉向中國

中國正在成為純電動汽車(EV)的全球出口基地。美國特斯拉和德國寶馬在2021年初之前將從中國向歐洲出口純電動汽車。中國企業的出口也在增加。中國藉助普及純電動汽車的新能源車(NEV)新規,彙聚了電池等相關的零部件企業。作為在銷售和生產方面主導世界的“純電動汽車強國”正在提升存在感。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截至2019年連續5年排在世界第1位。

一款在中國生產的純電動汽車(EV)
一款在中國生產的純電動汽車(EV) © 網絡照片
廣告

據日本經濟新聞今天報道稱,根據英國LMC Automotive統計顯示,在2020年1~6月的全球純電動汽車產量(66萬輛)中,中國佔到約4成的25萬輛,高於美國(23%)和日本(2%)。1~6月中國的汽車出口減少,但以純電動汽車為中心的新能源汽車增至上年同期的2.4倍,達到3萬6900輛。出口額增至3.7倍的11億美元。

純電動汽車的出口有望進一步增加。寶馬將向歐洲出口在遼寧生產的新款純電動汽車“iX3”,自2021年初開始交車。還將探索對美國出口。對歐洲的乘用車出口加上10%關稅,銷售價格約為6萬5000歐元。特斯拉也在10月向歐洲出口了在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

中國最大民營汽車企業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電動車企業極星(Polestar)已開始向歐洲和北美出口純電動汽車“Polestar2”。Polestar的產量大部分面向出口。在純電動汽車佔市場過半的挪威,躍居9月新車銷量整體的第3位。與此同時,中國的新興企業也瞄準海外市場。愛馳汽車向法國的出租汽車公司銷售了500輛SUV“U5”,年內還將在德國和瑞士銷售。小鵬汽車於9月啟動出口。在汽油車市場影響有限的發達國家,中國品牌正在通過純電動汽車進行浸透。

據該報道說,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截至2019年連續5年排在世界第1位。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顯示,新能源汽車累計展開逾2萬億元投資,供應鏈正日趨完善。

中國最大車載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正在向特斯拉等純電動汽車大型企業供貨。據悉,涉足冷卻零部件的浙江三花智能控制和涉足高壓直流供電繼電器的廈門宏發電聲等也是純電動汽車不可或缺的。日本汽車產業由範圍廣泛的零部件和材料企業構成支撐,但在純電動汽車領域,中國正在世界上搶先構建同樣的產業結構。

日本的汽車廠商也將在中國啟動純電動汽車生產。日產汽車與東風汽車集團通過合資企業生產和銷售純電動汽車。將在2021年投入運行的湖北省武漢市的生產基地生產新型純電動汽車“Ariya”,但目前在中國銷售。本田正在中國生產和銷售合資品牌純電動汽車。針對計畫在中國生產的自主品牌純電動汽車,本田表示“(將來)向其他國家銷售也納入視野”。中國擴大的純電動汽車生產的益處還將惠及日本的零部件和材料企業。世界最大純電動汽車驅動馬達企業日本電產將在中國加強業務拓展。而在鋰離子電池的構成零部件領域擁有較高份額的旭化成和住友化學等也將通過本地化生產搶佔市場。

據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汽車產業的勢力版圖正在從日美歐轉向以中國為重心。對日本來說屬於支柱產業的汽車的出口和生產有可能受到影響。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