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香港

林鄭月娥 北京的傳令兵

2017年,香港回歸中國大陸30年前夕,特首林鄭月娥曾對BBC 表示,她“不是北京手中的玩偶”。她說,“這種認為我只是一個木偶、靠親北京勢力贏得選舉的說法完全忽略了我在過去36年裡為香港人民做的事”。分析人士卻以為林正月娥11月25日所做的『施政報告』正是前述表述的反面註腳。

香港特首林正月娥11月25日在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
香港特首林正月娥11月25日在立法會發表『施政報告』 REUTERS - LAM YIK
廣告

不過,從引爆香港反送中,到按照北京旨意剝奪四位民主派議員資格導致民主派議員悉數總辭,再到把這場民間抗議的主體參與者的代表人物,幾位青年送入監獄,很難想象林鄭月娥還在努力為港人做“衣食父母”,不少評論指其全看北京的顏色行事,急於向中央表忠。

自從有港版國安法撐腰後,林鄭對反對派的批評似已毫無顧忌,11月17日,在紀念『基本法』頒布三十年論壇上,林鄭月娥坦白自己如何在幕後操作,最終促成民主派議員被剝奪資格一事。當然,她是用最正式的官式語言去表述她如何為港人“謀福利”:在過去的一年,她曾先後兩次請求中央政府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從憲制層面解決兩個特區不能自行解決的憲制性問題,其中涉及的一個是四位“不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議員延任資格的問題”,林鄭請示後,11月11日,中國全國人大審議中國國務院相關議案,同日,香港特區政府根據中國人大決定,宣布第六屆立法會議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

林鄭完全忘記了香港的一國兩制,北京強行釋法等於破壞香港高度自治,破壞司法獨立,林鄭拱手把港人的自由讓出去不算,還引用鄧小平1984年6月23日的一段話為自己解脫:“切不要以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來管,中央一點都不管,就萬事大吉了,這種想法不實際……保持中央的某些權力對香港有利無害‘。林鄭月娥說,“只要認真學習這段話,任何近日批評人大常委會決定的理據都會不攻自破”。

11月25日,林正月娥做『施政報告』,法新社報道說,林鄭在演說中稱,優先的優先是在香港大亂後恢復法律重建秩序。她的演說無人異議,因為立法會的民主派議員總辭了,立法會剩下的全是建制派,她描述香港的詞彙與北京的官媒十分近似,她的『施政報告』順利通過。

她還強調外國政府介入和香港本地組織挑戰北京和香港政府的管治,情況嚴重得令北京政府必須介入。林鄭形容中國全國人大代替香港製定的港版國安法自七月生效以來為恢復香港穩定帶來“顯著效果“,林鄭甚至重申,『國安法』不會影響香港市民”依法享有言論、新聞、集會、示威、遊行等自由“。林鄭在宣讀『施政報告』時,還用了30分鐘左右講述香港過去對政制的爭議,她稱之所以有爭議除了公眾對中國憲法和『基本法』認識不深,也是因為”別有用心的人受外部勢力“影響,刻意誤導,表示政府未來急切需要對憲制秩序和政治體制”正本清源,撥亂反正“。

林鄭的思路和解釋已經很難見到“一國兩制“下香港司法獨立的影子,她也成為北京中央政府忠實的走卒,香港市民反送中,北京視為動亂,”外國勢力操縱“,林鄭完全搬用了北京的解釋,卻忘記了她本人就是反送中風暴的始作俑者。反送中至今,港版國安法推行以來,多少青年被抓,多少民主派議員被迫辭職,本應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因為害怕民主派勝利而以預防疫情的理由推遲一年,種種,林鄭從無捫心自問,以為都是在正本清源,撥亂反正了。

更為甚者,林鄭『施政報告』其論調步步緊跟北京步伐,『施政報告』前言就以“砥礪前行“破題,第三章更以”不忘初心“為章節題目,”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喜歡使用的要求中共黨員的口號。另外,在經濟政策方面,林鄭提出以大灣區發展為切入點,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被指配合習近平”雙循環“發展戰略。

林鄭當初擔任特首,有分析指其弱勢特首,在面對北京強權和為港人謀利益的夾縫中難以經久,豈知就是這位特首,對北京言聽計從,一手引爆了反送中,最後,全國人大取代香港製定『港版國安法』,一個好端端的東方明珠就這樣黯淡了。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