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地鐵

上海、北京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

中國最大兩座城市北京和上海,12月1日起地鐵二維碼實現互通,北京地鐵的官方APP是億通行;上海地鐵的官方APP是Metro大都會,今後使用億通行可搭乘上海地鐵,使用Metro大都會可搭乘北京地鐵。

上海、北京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
2020年12月1日
上海、北京地鐵乘車二維碼實現互聯互通 2020年12月1日 © 上海地鐵shmetro微信公號
廣告

界面新聞報導,京滬兩地社會經濟交流緊密,跨城市出行需求巨大,兩地的地鐵里程和客流量,均位列全中國第一和第二位,二維碼互通將方便兩地市民的跨城交通。

 

北京、上海兩地地鐵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遵循乘車優惠當地語系化原則,乘客使用億通行乘坐上海地鐵不享受上海當地優惠,同樣用Metro大都會乘坐北京地鐵也不享受北京的優惠。

這一規則是為了保證本地使用者對於本地APP的忠誠度,避免APP異地運營吸引用戶。

二維碼乘車給當地市民帶來方便,但對於異地乘客而言,每到訪一個城市都要下載當地地鐵APP,完成註冊開通的繁瑣流程,儘管微信和支付寶平台也提供了掃碼服務,但僅支持有限數量的城市地鐵。

目前已有20多個城市加入了不同的互通平台,佔到全中國地鐵城市的一半多,長三角地區已經初步實現了區域內互通,地鐵第三城廣州和地鐵第四城深圳,除了接入了支付寶或微信外,未接入任何官方的互通平台。

華南地區沒有實現互通,主因是想建立自己的互通平台,同樣作為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不甘心成為北京和上海主導平台的附屬,也不願加入中國城軌協會搭建的城軌易行平台,希望自己掌握話語權。

廣州地鐵希望牽頭搭建大灣區統一的地鐵票務平台,但顯然該專案的難度極大,作為經濟和人口同樣體量的深圳不會輕易同意,東莞則處於觀望態度。

上海軌道交通信息管理中心主任金濤,把現在的格局比作四大聯盟分立,北京是華北盟主,上海是華東盟主,廣州、深圳是華南盟主,成都、重慶是西南盟主,各盟主先帶頭完成區域內的互聯互通,屆時盟主之間再互相結盟,實現全中國互通,“如果北上廣深實現了互通,其他城市也就沒有太多談判空間了,相當於形成了全大陸統一標準。”

金濤指出,京滬地鐵二維碼互通後,上海地鐵下一步的計畫是與成渝地區實現互通,廣深地區互通也在計畫中,但推進難度相對大一些。

億通行副總經理高偉則表示,全中國互聯互通主要看幾個大城市在區域里的動作,預計區域互通會在今明兩年完成,一旦區域實現互聯互通並形成一定規模,全中國互聯互通呼聲就會很高,預計在兩到三年之後可以實現。

支付公司也在積極接入更多城市的地鐵,根據統計,截至2020年9月,微信支持10個城市掃碼乘地鐵、支付寶支持13個、雲閃付支持10個。

不過支付寶和微信至今未進入北京和上海,億通行和Metro大都會仍是兩地的發展重點,並希望藉此打造全中國互通平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