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美國/中國/台灣

特朗普即將卸任 再打台灣牌

美國特朗普政府於1月9日宣布取消長期以來台美官員來往限制後,引發台灣和中國方面的強烈反應,而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於1月13日周三開始到訪台灣,引發外界關注。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 AP - Saul Loeb
廣告

美國特朗普政府於9日宣取消華盛頓長期以來對美台官員往來做出的限制後,國務卿蓬佩奧指出美國單方面採取了上述措施,顯示以前以滿足北京共產主義政權的時期結束了。

台灣方面做出積極反應,而中國方面則回應強硬。

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隨後在11日的記者發布會上表示,蓬佩奧宣布取消美台官員往來的限制,是提升台美關係大事,台灣外交部對此誠摯歡迎與感謝。

法國經濟《回聲報》米歇爾-德格朗迪分析指出,在特朗普即將卸任美國總統之際,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取消美台官員訪問限制,顯示美國政府繼續挑戰中國。美國政府此舉在外交層面上講,在細節上允許台灣官員可以正式到訪白宮和議會等地,在實際運作上與此前不會有什麼重大改變,因為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簽署了《台灣旅行法》,該項法律已經允許美台雙方“所有層級”官員進行互訪,所以美國政府最主要的目標是在其它方面。

分析指出如果特朗普政府只是刺激中國政府的話,他們已經完全到達了目標。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激烈回應,對美國政府與台灣執政黨發出嚴正警告,向美國發出強烈不滿言論以及威脅蓬佩奧。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於1月1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重申“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美中較量中給台灣的大禮物

法國亞洲研究中心主席迪蒙柳(Jean-François Di Meglio)認為,在美中日益不減的較量中,美國送給台灣一份大禮物。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說,台灣與美國之間的互信不斷提升,是因為台灣採取非常“務實丶負責的對外政策”。但是台灣總統蔡英文似乎更願意選擇在適當的時機,用謹慎方式行事。

美中關係持續惡化,雙方在貿易,新冠疫情,香港和維族人等問題上分歧嚴重,現在再加上台灣問題。本周美中緊張關係還會繼續升溫,因為美國駐聯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從1月13日至15日到訪台灣,將討論如何促進和擴大台灣在國際組織的參與。

拜登政府的棘手問題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一方面用台灣對付中國,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此前譴責中國大規模抓捕香港民主派人士,隨後宣布美國駐聯大使克拉夫特到訪台灣。另外一方面特朗普政府的行動給即將擔任總統的拜登政府留下棘手問題,就如同特朗普此前在競選時期批評拜登應對中國態度軟弱。

那麼美國新政府會如何對應中國呢?  傳統上來看美國的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加低調來支持台灣,這反而可能更符合蔡英文總統的需要。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