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

全球芯片荒 美國制裁中國罪魁禍首?

從汽車到消費類電子產品,許多產品的生產商對芯片的需求都在急劇增長。芯片短缺已導致某些半導體產品價格上漲、訂單交付推遲,甚至迫使車企閑置生產線。全球各地多家汽車公司的生產線因為芯片供應短缺而停產。據業內高管透露,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主要芯片企業的制裁惡化了這種局面。

芯片圖片
芯片圖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據路透社報道稱,全球汽車巨頭因芯片斷供停產,特朗普對中國科技戰是間接推手。消息說,供應短缺已經造成福特汽車、斯巴魯(Subaru)和豐田汽車削減了在美國的產能。這個狀況讓業界猝不及防,而且可能持續數月時間。其他受到影響的汽車公司包括大眾、日產、菲亞特克萊斯勒。

多個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當前的問題,包括汽車生產企業要和蓬勃發展的消費電子產業競爭芯片的供應。疫情期間消費者大量購買筆記本電腦、遊戲機以及其他電子產品,使整個2020年的芯片供應都很緊張。去年春季汽車的銷量也超出業內高管的預期,進一步增大供應的壓力。

據該報道,在至少一個案例中,芯片短缺與特朗普總統旨在限制向中國轉讓技術的政策有關。

一家汽車製造商將芯片生產從中芯國際轉移到台積電,結果導致台積電爆單。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去年12月被美國政府列入了禁止投資的中資企業名單。一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證實台積電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

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在周四的線上法說會上表示,使用“成熟技術”製造的汽車芯片出現短缺,公司正在與客戶合作以“減輕短缺的影響”。這種情況不太可能迅速改善,因為所有芯片,無論是用於筆記本電腦還是汽車,從矽片開始大約需要90天時間才能加工成芯片。

路透社說,產能緊張和需求飆升,令芯片生產商難以承受來自特朗普政府的兩次衝擊。

第一次衝擊,白宮去年收緊對華為的限制,禁止供應商在未取得特別許可的情形下販售使用美國技術製造的芯片給華為。華為趕在禁令生效前大量囤積芯片,分析師稱,華為的競爭對手為搶奪市佔率也開始搶購芯片。第二次衝擊,美國政府頒布規定,禁止中芯國際使用美國的產品來生產芯片,此舉已經嚇走一部分中芯國際的客戶,他們因擔心生產可能中斷而去另尋廠商。

據分析師稱,汽車業芯片短缺可能會持續六個月之久。據AutoForecast Solutions報告預估,截至1月13日,全球汽車行業的銷量已經減少了20.2萬輛。

據華爾街日報說,芯片需求激增加劇“缺芯”困局。從汽車到消費類電子產品,許多產品的生產商對芯片的需求都在急劇增長。芯片短缺已導致某些半導體產品價格上漲、訂單交付推遲,甚至迫使車企閑置生產線。但這種情況也沒有快速解決辦法。

半導體公司正在請求客戶耐心等待,因為從汽車到消費類電子產品,許多產品的生產商對芯片的需求都在急劇增長。

芯片短缺已導致某些半導體產品價格上漲、訂單交付推遲,甚至迫使車企閑置生產線。如果這些問題持續下去,新車和一些電子產品可能會推遲發貨,而且還可能漲價。

據該報道,這種情況也沒有快速解決的辦法。擴充芯片製造設備成本高昂而且需要時間,更何況一些最嚴重的(芯片)供應問題都出現在相對老舊、利潤較低的生產線上。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