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

美國立法與行政多傳信息 要一致對華強硬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任命案聽證會周四登場,料對中國議題強硬表態。戴琪接任美國貿易代表後,將掌握重大影響力。美國副財長提名人阿德耶莫敦促採取強硬態度,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則。與拜登任命的其他官員一樣,阿德耶莫對北京方面態度強硬,誓言要打擊他所說的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公平經濟行為”,同時努力解決美國國內的經濟不平等問題。美國參議員Jeff Merkley透露,兩黨參議員最早周三今天將恢復立法,對抗中國對美國的審查做法。國會這項新舉措是要讓中國為其不斷努力壓制國外批評聲音的做法負責。另外,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表示,他已經指示議員們研擬一套措施以應對中國崛起,利用國會兩黨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氛圍,強化美國科技業和對抗不公平做法。

美國總統拜登
美國總統拜登 SAUL LOEB AFP
廣告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被提名人戴琪(Katherine Tai)周四將出席國會的提名確認聽證會。由於總統拜登希望調整美國貿易政策,對勞工與“一般美國人”的關注優先於企業,戴琪將有機會在聽證會解釋這項政策轉變的實務影響為何。戴琪在參議院財務委員會的證詞,是美國企業界、歐盟及中國等貿易夥伴、勞工團體與議員過去幾個月來引頸期待的公開表態。

戴琪此前擔任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貿易律師,外界認為她的談判風格沉着堅定,對中國有深厚了解,不久前更因為協商成功,在美墨加貿易協議加入更嚴格的勞動與環保標準,而備受肯定。戴琪目前將專註於強化現有的貿易協議,包括她自己促成加入美墨加貿易協議的旨在保護工人的條款。

一位歐洲官員稱,布魯塞爾等待觀察戴琪將如何實施拜登與盟友重建聯繫的承諾。

據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貿易專家William Reinsch稱,“她的工作...將是向參議員保證,她將對佔美國便宜的其他國家採取強硬態度,”William Reinsch還稱,“預計她將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美國參議院財務委員會主席Ron Wyden承諾迅速推進戴琪的提名確認,這意味着參議院可能在下周或下下周之前投票表決,使她成為1990年代初以來最快獲得確認的美國貿易代表。

路透社報道,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周二表示,他已經指示議員們研擬一套措施以應對中國崛起,利用國會兩黨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氛圍,強化美國科技業和對抗不公平做法。

據舒默在記者會中說,“今天在我們的核心成員會議中,我指示相關委員會的主席和成員開始起草一項立法方案,以求超越中國並為美國人創造新崗位。”

據路透社稱,此時正值共和黨內對華鷹派人士加大對民主黨總統拜登施壓,要求堅持其前任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政策。拜登政府曾表示,正在對針對中國的計畫進行審查,並承諾對中國採取強硬但更偏向多邊的路線。

美國副財長被提名人阿德耶莫(Wally Adeyemo)周二表示,華盛頓應該與盟友合作,要求中國遵守國際規則,以確保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企業有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據阿德耶莫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的確認聽證會上表示,“中國是我們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阿德耶莫表示,“在中國不願意在公平競爭環境中競爭的領域,重要的是我們要讓他們在國際體系中遵守規則。”他補充稱,與其他國家一起採取這樣的行動能更好地“向中國人表明,當他們違反規則時,會被孤立”。

與拜登任命的其他官員一樣,阿德耶莫對北京方面態度強硬,誓言要打擊他所說的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公平經濟行為”,同時努力解決美國國內的經濟不平等問題。

另外,美國參議員Jeff Merkley表示,兩黨參議員最早周三將恢復立法,對抗中國對美國的審查做法。國會這項新舉措是要讓中國為其不斷努力壓制國外批評聲音的做法負責。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官員曾抱怨稱,中國政府不斷尋求迫使美國企業採取親中立場,包括從連鎖酒店和航空業到好萊塢電影製片廠等行業,藉此壓制對中國共產黨的反對聲音。

據牽頭該行動的民主黨籍議員Merkley在電郵評論中稱,“我們必須監控和應對中國對美國人和美國企業審查和威脅的影響,這樣我們就能夠制定策略來捍衛這種基本自由,並對壓制和破壞這種自由的人追究責任。”

民主黨籍議員Merkley不久將成為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執行委員會主席。

該法案由共和黨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科爾寧(John Cornyn)和民主黨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共同提出。2019年曾有類似法案提出,但陷入停滯。新審查法案將要求總統設立一個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下屬的跨部門工作組,以監控和應對中國對美國人和美國企業的審查或威脅。

據路透看到的擬議立法的副本,它將授權撰寫一份報告,針對“包括媒體和電影業在內等表達自由問題特別重要的行業”提出建議。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周二表示,他已經指示議員們研擬一套措施以應對中國崛起,利用國會兩黨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氛圍,強化美國科技業和對抗不公平做法。

美國前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去年表示,好萊塢電影公司經常屈服於壓力並審查自己的電影以“取悅”中國。中國去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影市場。當時娛樂公司未對巴爾的指控做出回應。

在休斯敦火箭隊經理髮推文支持香港抗議活動後,2019年中國停止轉播NBA賽事一年。

2018年,中國政府強迫全球航空公司和連鎖酒店網站更改對台灣的稱呼,以暗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路透社引述一名參與這項法案的民主黨參院助理表示,制定草案的議員了解這對企業是個敏感議題,他們並不想讓“經濟脅迫的受害者”背黑鍋。“我們希望幫助在美國政府提供焦點以處理這個問題,”這名國會助理稱。“在某種意義上,我們是試圖協助保護企業避開壓力,而不是進一步讓情勢升溫。”

報道說,一些國會人士認為,成立任務小組的做法不夠有力,要求採取更強力的回應,像是如果美國員工因中國方面壓力而遭開除,能夠更容易提起訴訟,或是要求美國大學披露與孔子學院的財務關係。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