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疫苗接種

長者接種科興疫苗兩日後死亡 影響市民信心 先傳媒揭發 醫院被批遲報

一名有糖尿病史的63歲男子接種針對武漢肺炎的中國科興疫苗兩日後死亡,成為香港首宗接種疫苗後死亡個案。衛生署強調,未確立死亡原因與接種疫苗有關,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專家委員會今(3日)天下午將開會研究。不過,死者逝世兩日後經傳媒揭發、經醫院翻查才通報,惹來遲報的批評;而指明糖尿病患者須「慎用」的科興疫苗,卻輕易讓糖尿病者獲得接種,亦令人憂慮接種人員的把關效用。受事件影響,涉事接種中心今早有三分之一至一半預約者「失約」。

圖為北京一家工廠正在生產科興生物研發的疫苗。
圖為北京一家工廠正在生產科興生物研發的疫苗。 AP - Ng Han Guan
廣告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今早在電台節目指出,病人似乎在接種後48小時內並無出現接種疫苗的過敏或副作用反應,相信病情急速惡化並非是由疫苗引起的急性反應,加上病人屬長期病患者,並有呼吸道病史,可能是慢性肺阻或心臟等問題令情況惡化,但真正死因仍有待進一步檢驗。另外,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不同的電台節目中引述指,挪威早前有三十多位長者接種疫苗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亦認為與接種疫苗無關。

然而,事件已影響市民接種的信心。死者接種疫苗的中心的醫務總監郭寶賢今早表示,今天較多人作出查詢,目測早上人流較平日疏落,估計有三分一至一半人沒有按原定時間到場,亦有十多名市民到場徵詢醫學意見後決定不接種,但他認為,上述情況屬人之常情,亦在預期之內。

根據科興向港府提交的資料,糖尿病人接種其疫苗需慎用,向傳媒揭發事件的死者友人不滿社區中心容許有糖尿病的朋友入內接種,郭寶賢解釋,接種中心沒有接種者病歷,倚賴市民自行申報,現場醫護人員雖然會詢問接種者是否有過敏史和未受控長期病,但不會就具體長期病逐一詢問;另外亦會觀察市民接種前有否異樣,如頭暈、發燒等才決定是否接種

香港開始接種疫苗(俗稱打針)至今五天有超過3萬人接種,最少有7人在接種中心打針後送院,而成為首名接種後死亡的男子,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病史,他上星期五(即港人接種疫苗計畫開始首日)在佐敦一個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疫苗後,星期日出現急性呼吸困難,凌晨自行前往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提及曾接種疫苗,醫生初步診斷病人患支氣管炎,一個半小時後轉送內科病房接受治療,但情況急速惡化,延至早上六時離世,即入院接受治理不足五小時死亡。

醫院管理局直至昨晚深夜,即死者離世兩日才通報,而且是在傳媒報道後才公布事件,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批評醫院延遲通知,指根據院方數據顯示,急症室醫生已把死者曾經接種疫苗紀錄在案,但病房醫生「看漏眼」。伊院副行政總監陳偉文今日凌晨向傳媒通報時承認,可加強溝通,但否認隱瞞或延遲公布,強調部門昨日複核個案時,察覺病人曾接種疫苗,已按機制向醫院管理層、醫管局總部及衛生署呈報。

死者死因是否與接種疫苗有關,尚待解剖確定,許樹昌舉例,以病者病史,若解剖發現死者有冠狀動脈栓塞,便可視為死亡與疫苗無關。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