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法關係

中國駐法使館辱罵法國學者輿論震驚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日前致函要求取消法國參議員訪台未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國駐法大使館又因辱罵法國學者安托萬.邦達茲(Antoine Bondaz)“小流氓”激爆法國輿論,引發政界、學界紛紛譴責。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
中國駐法國大使盧沙野 © 法新社
廣告

這件事引發法國學界、政界乃至民間輿論震驚,因為法國從來還沒有見過一個國家的外交官粗言謾罵,尤其謾罵學者這樣的事情。法國世界報報道說:“這是中國使館第一次指名道姓攻擊法國學者。”

這件事情仍然跟盧沙野大使二月份致函法國參議院友台小組主席李察(Alain Richard)要求他取消議員訪台團未果有關。未果有關,法國政府以法國三權分立,議員有權去訪問自己願意訪問的國家,接觸自己願意接觸的人為由回絕了中國大使提出的要求。

網絡活躍的法國知名學者、中國問題專家、法國戰略研究基金會(FRS)研究員邦達茲3月16日發推批評說,盧沙野這封信是對法國民主制度的干預,不可接受, 我們的參議員自由決定他們的出訪計畫,有會見任何人的自由。北京無權對法國的民選官員指手畫腳,更何況是一個外交官。

3月19日,中國使館在推上對這位學者指名道姓攻擊,稱他是“小流氓”。邦達茲經常對中國問題發言,一年前,中國駐法使館抹黑了他的賬號,他是從幾個朋友那裡得知自己遭到了中國使館的攻擊。

法國世界報3月19日在顯要位置刊出『中國駐巴黎大使館攻擊一法國研究員,稱他是個”小流氓“』報道,這篇報道隨即不脛而走,傳遍網絡。文章開頭寫道:戰狼外交突然再現,中國駐巴黎大使館在推特上稱戰略研究基金會的研究員邦達茲是一個“小流氓”。

中國駐法大使館被指不顧起碼的外交尊嚴和禮節,侮辱駐在國一名學者,法國輿論先是驚訝,繼而憤怒,法國歐洲議員不分左右一致支持學者,還要求法國外交部傳召盧沙野,發出嚴厲警告。

歐洲議會議員格魯克斯曼(Raphel glucksmann)譴責說,” 如果我們的政府領導人還有尊嚴和國家意識,應立刻傳召中國大使,然後跟他嚴正解釋:‘如果您再繼續撒野,就馬上回中國’,在某些時刻,再也不能視而不見,必須挺直脖子。 “

另一位歐洲議員貝拉米(François-Xavier Bellamy)則在推文中直接向外交部長勒德里昂喊話:“中國使館侮辱了一位知名學者,警告人們要聽從北京,親愛的勒德里昂,不能讓這件事過去,那樣將是懦弱和危險的。”

馬克龍的前部長、歐洲議會議員Nathalie Loiseau發推說,“很少見到有外交官對自己國家的形象造成如此大的傷害。粗暴、粗魯,這就是您所展示的中國。”

法國參議員Valérie Boyer支持學者說:”中國使館指稱法國學者小流氓,中國大使館是否知道,法國是尊重學者的國家,我們珍視自由和博愛“。

法國『快報』著名記者Marc Epstein在支持邦達茲的推文中針對中使館粗野的做法說:“一黨專政的本質就是暴力。”

法國著名政治學者帕斯卡爾·博尼費斯 (Pascal Boniface)表示:“我並不是總是同意邦達茲有關中國的觀點,但是我不能接受一個大使館侮辱一位法國學者,因為言論自由必須得到保護,他們的做法不可容忍令人憂慮。”

支持邦達茲的推文迅速飛轉,推特甚至打出“我們全是小流氓”的標識,在此標識下,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中國與非洲及拉美研究專題組”學者寫道:“謝謝大使先生,是您把法國學界凝聚了起來 !”

網民的反應也相當一致,一位自稱Vendredi的寫道:中國大使的表現就如充滿敵意的獨裁政權的大使,堪比第三帝國或斯大林手下的一些外交官。

另一位Rien N則認為,“中國大使館的表現凸顯了中國的真實面孔。當一位外交官這樣說話,就是他的政府通過他在說話。”但另一位contributeur1234則說:“這只是中國的某種真實形象,一個狂妄自大的黨國集團。好在,這並不代表大多數我所接觸過的受到良好教育的中國人。我希望他們能夠早日擺脫這個讓他們羞恥的領袖集團”。

另一位號稱jamaiscontent的說,“大使其實很怯懦,他知道侮辱一位學者不需要冒太大的風險。但是,他這樣做等於侮辱了他自己的不應被侮辱的人民,通過他的粗野語言,讓人誤以為即使中國的精英,也掌握不了幾個像樣的詞彙。”

法國電視五台 “C dans l'air” 主持人就邦達茲遭中國使館辱罵一事訪談時,邦達茲表示:“罵我‘小流氓’不會影響我的工作。但令人擔憂的是(中使館)在外國任意使用這種粗野的修辭,以及中國大使可以在法國領土隨意地辱罵記者和議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