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政治

阿里巴巴涉壟斷 判罰破紀錄182億人民幣 分析指將影響平台科技經濟發展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自公開批評中國金融監管無制度後,繼續被針對,中國市場監管總局裁定,阿里巴巴在中國網絡零售平台服務市場具有支配地位,過去六年來,濫用其支配地位,要求平台內商家「二選一」,罰款182.28億元人民幣(下同,摺合約23.39億歐元),打破中國反壟斷罰款的記錄,並要求阿里巴巴整改三年。阿里巴巴接受處罰,聲言會「更好履行社會責任」。有香港分析員指出,裁決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因為其他公司亦有「二選一」壟斷行為,日後需要避免,而相關罰款計算亦可能成為指標。

馬雲 資料照片
馬雲 資料照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今(10日)早宣布裁決時指出,阿里巴巴自2015年起,對平台內商家提出「二選一」要求,禁止商家在其他平台開店或參加促銷活動,並藉助市場力量、平台規則和數據等手段,維持和增強自身市場力量,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違反《反壟斷法》,在綜合考慮阿里巴巴違法行為的性質、程度及持續時間等因素後,作出行政處罰,責令阿里巴巴停止違法行為,並按2019年阿里巴巴在中國境內的銷售額的4%計算罰款,總計182.28億元。有關罰款額,不單打破之前高通在2015年被罰的60.88億元紀錄,更是原高紀錄的三倍之多。

當局表明,會同時向阿里巴巴發出《行政指導書》,要求在落實平台企業主體責任、加強內部管控合規管理、維護公平競爭、保護平台內商家及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方面進行全面整改,並要連續三年向總局提交報告。

阿里巴巴隨後發表聲明,稱誠懇接受和堅決服從處罰,將會強化依法經營,進一步加強合規體系建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

中國傳媒發表文章安撫市場,當中,政治大學副校長時建中在三千多字的長評中指出,阿里巴巴的「二選一」行為涉及面廣,持續時間較長,以罰款可懲罰上一年度1%至10%的規定看來,罰阿里巴巴銷售額4%的罰款是比例適中,體現了中國反壟斷監管的決心,以及支持平台經濟發展的政策目標。

他形容,今次是中國平台經濟領域第一宗重大典型的壟斷案件,標誌着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執法進入新階段,釋放清晰的政策信號,就是發展平台經濟與監管並重,預防和制止平台濫用數據和技術等優勢損害競爭,指今次案件有重要示範作用。

中央電視台和《人民日報》分別發表評論,指今次處罰是監管部門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具體舉措,並不意味否定平台經濟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亦不代表國家支持平台經濟發展的態度有所改變,而是要堅持發展和規範並重,推動健康持續發展。 不過,香港的宏彙資產管理董事及投資策略總監林嘉麒向香港電台表示,罰款對阿里巴巴的財務影響不算大,但現時難以判斷三年的整改及彙報時間對其競爭力的影響。他又說,阿里要避開「二選一」的壟斷行為,銷售額可能會隨着

市場開放而有影響,而有關裁決亦會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因為其他平台科技經濟股份亦有壟斷情況,可能會觸犯中國相關法律,有潛在的罰款可能。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