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新冠病毒

疫苗外交:有智庫指中俄勝利 西方孫山外難追趕

英國的經濟學人智庫發表報告稱,中國及俄羅斯過去數月通過“疫苗外交”以鞏固其全球地位,而在這方面起步較遲的西方國家在疫苗外交已難以趕上,並可能已對其聲譽造成損害且將難以修補。報告指,今天疫苗外交所帶來的長期結果,將是使全球秩序的進一步分散。

中國可能六月份批准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上市
中國可能六月份批准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上市 AP - Wilfredo Lee
廣告

經濟學人智庫今天發布報告稱中俄藉“疫苗外交”鞏固全球地位,西方難從後趕上。據路透社今天引述經濟學人智庫發表的報告稱,中俄兩國近幾個月向發展中國家運送了數以百萬劑的新冠疫苗,通過這種行動建立本身作為可靠疫苗供應國、加強全球影響力,並增進其與這些受西方國家影響正在減少的新興國家的雙邊關係。而至於歐盟、美國及英國目前在疫苗外交方面大多仍然缺席,反映了這些西方國家優先予本國人口接種疫苗的強大政治壓力。

該報道說,此外,近期受到爭議的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原先擬作為新興市場的重要疫苗供應,但因公眾對該疫苗的廣泛猶豫,為中國及俄羅斯留下填補空間。

據經濟學人智庫表示,雖然G7國家愈來愈擔心會被發展中國家視為不可靠的夥伴,但預期西方國家要到今年稍晚才會開展疫苗外交(待本國大部分人口完成接種疫苗)。該報告認為,西方國家在疫苗外交上已難以追得上中俄,中俄在這場公關戰上目前已經勝出。至於西方國家的聲譽很可能已經受損且將難以修補。未來幾年,中國及俄羅斯在新興國家的影響力及全球地位將會加強,有助兩國在全球範圍內獲得影響力及追求利益。

然而,經濟學人智庫的報告亦認為,中俄的疫苗外交策略不無風險:兩國須在實現雄心勃勃的疫苗出口目標的同時,為本國人口接種疫苗。雖然俄羅斯是全球首個批准疫苗應用的國家,但其接種計畫迄今仍起步緩慢。於4月下旬該國平均每天為每100人接種0.2劑疫苗,且願意接種疫苗的人數也在下滑。經濟學人智庫相信,俄羅斯要到2022年上半年才會達至群體免疫。

據該報告認為,中國的疫苗接種也面臨嚴峻的挑戰,因其人口龐大,且部分國產疫苗的有效率較低(近期數據顯示科興疫苗保護率約為50%左右,僅稍高於世界衛生組織設訂的標準)。市民對疫苗的猶豫態度及醫護人員不足也阻礙了接種的進度,4月下旬中國平均每天為每100人接種0.2劑疫苗。因此報告不認為中國能在2022年下半年前達至廣泛的免疫接種覆蓋(儘管部分城市可能在2021年末達至)。不過,該報告亦指,中國成功控制疫情,意味着接種計畫的推進不是太緊急。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