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台山核電廠

中國承認台山核電廠燃料棒破損 但否認輻射泄漏

中國政府6月16日首度承認,廣東省台山核電廠一號機組的確出現燃料棒破損故障,但是否認發生輻射泄漏事故。

Le ministère de l’Environnement et l’Autorité de sûreté nucléaire chinois martèlent que «les deux réacteurs de la centrale nucléaire de Taishan fonctionnent de manière sûre et stable» et qu'il n'y a aucune fuite radioactive.
Le ministère de l’Environnement et l’Autorité de sûreté nucléaire chinois martèlent que «les deux réacteurs de la centrale nucléaire de Taishan fonctionnent de manière sûre et stable» et qu'il n'y a aucune fuite radioactive. © Peter Parks/AFP
廣告

中國生態環境部在其微信公眾號公布了“國家核安全局有關負責人就CNN關於台山核電廠報道答記者問”的書面聲明。聲明坦承,台山核電廠一號機組運行過程中檢測到反應堆一迴路冷卻劑“放射性比活度”上升,但強調仍在規定允許的運行範圍內。所謂“放射性比活度”就是單位體積或重量中所包含的放射性量。

 

包括CNN和美國之音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6月14日報道,由中國廣東核電集團(CGNPC)和國營的法國電力公司(EDF)合資建設和運營的中國廣東省台山核電廠出現惰氣外泄事故。法國投資方在向美國能源部提交的一份技術求援報告中警告,該核電廠有可能發生“立即的輻射威脅”,而美國政府接獲報告後也曾分別與法國和中國政府聯絡,討論事態的發展。

中國稱少量燃料棒破損難以避免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透露,台山核電廠一號機組一迴路放射性程度升高主要與燃料棒破損有關,而由於燃料棒在製造、運輸、裝載等環節中存在不可控因素,核電機組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少量燃料棒破損難以避免,也屬於常見現象。聲明稱,世界上許多核電廠都發生過燃料棒破損仍繼續運行的案例。

根據美聯社的報道,在台山核電廠的法國合資方法馬通公司向美國求援並發出惰氣外泄可能導致潛在輻射外泄的警告之後,香港政府就一直密切關注台山核電廠的狀況並向廣東省政府詢問詳情。 香港距離台山核電廠135公里(85英里)。

美聯社引述核電專家的話說,惰氣外泄說明燃料棒受損,導致因核裂變產生放射性惰氣外泄。

中國國家核安全局的聲明說,台山核電廠一號機組核反應堆堆芯共有六萬多根燃料棒,目前推算燃料棒包殼破損數量約為五根左右,破損燃料棒佔總數比例小於0.01%,遠低於設計中假設的燃料組件最大破損比例的0.25%。

聲明強調,一迴路在反應堆內部,只要作為放射性包容屏障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壓力邊界和安全殼密封性均滿足要求,就不存在向環境泄漏放射性的問題,而這兩道實體屏障是安全的。

針對外界普遍關切的核電安全和輻射外泄問題,聲明指出,目前台山核電廠周邊輻射環境監測結果顯示核電廠周邊輻射環境水平未見異常,處於本底水準,也表明沒有任何泄漏發生。

廣東台山核電廠始建於2009年10月,使用法國設計的第三代歐洲壓水反應堆技術,這也是該項新核電技術在世界上的首次實際運用,兩台機組建成後分別於2018和2019年投入商業運行。作為合資項目,中國廣核集團占股70%,法國電力公司占股30%。法方由其旗下的法馬通公司參與台山核電廠的管理與運行。運用於台山核電廠的第三代核電技術也將運用於目前正在芬蘭和法國建設的核電廠中。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