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蘋果日報》停刊

蘋果停刊-拜登:“香港和世界各地新聞自由悲傷的一天”

香港《蘋果日報》6月23日停運,24日凌晨大批香港市民大排長龍購買最後一期報紙,感動大陸民眾,他們紛紛感嘆民心可見。美國總統拜登表示:這是香港和世界各地新聞自由“悲傷的一天” 。

Le journal Apple Daily, qui occupait une place unique à Hongkong, a subi ces derniers mois une série d’attaques d’une intensité inouïe de la part des autorités pro Pékin
Le journal Apple Daily, qui occupait une place unique à Hongkong, a subi ces derniers mois une série d’attaques d’une intensité inouïe de la part des autorités pro Pékin © ISAAC LAWRENCE/AFP
廣告

多區報攤23日入夜十點後,已經有市民大排長龍準備購買最後一份《蘋果日報》,隊伍延綿數百米。有市民手拿報紙,眼落熱淚。

 

另有數百市民冒著大雨到《蘋果日報》位於將軍澳的總部大樓送《蘋果》最後一程,大樓內的員工與市民紛紛點亮手機照明燈遙相呼應,互相打氣、鼓勵“為了香港堅持下去”。

這一幕幕感人畫面被各大媒體廣泛報導。

河北學者李義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100萬份《蘋果日報》瞬間被市民搶購一空,可見人心相向、讓人感動,“香港市民暴買《蘋果日報》的現象,不僅僅體現出香港市民對於該報的支持,以及寄託香港市民對於《蘋果日報》深厚的感情,同時也是對於香港政府壓縮新聞自由憤慨的表示。也是對香港政府和北京政府無聲的抗議。”

湖南法律界人士裴先生說:“《蘋果日報》被逼關閉。表明香港的新聞自由已經死亡。我們再看港人對《蘋果日報》的態度,從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共在港人心中的位置。”

裴先生還表示,《蘋果日報》雖然被迫關閉,但是其堅強的意志力給內地民眾起到示範作用。

四川網絡作家房先生說,6月23日是香港新聞自由全面淪陷的一天。香港市民凌晨排隊購買《蘋果日報》,表達了憤怒與哀鳴。

歷史學者、中國問題專家章天亮指出,6月23日,按香港《國安法》審理的首宗案件在香港高院開庭,並且不設陪審團,意味着香港司法獨立的終結;同一天,《蘋果日報》宣布停運,意味着香港新聞自由的終結,這兩件事標誌着香港“一國兩制”徹底終結。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