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歐洲/科技

中美科技大戰 歐洲坐而觀望?

美國政府斥資2500億美元與中國展開科技競賽。美國參議院也在六月初以壓倒性多數的表決結果通過議案,支持大規模投資高科技領域,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歐洲應該如何面對美中之間的科技競爭,是坐而觀望?是與美國站邊?還是打造自己的科技實力?請收看法國世界媒體集團旗下的France24小時電視台的專題討論節目!

法國France24電視台有關中美科技競賽的專題討論節目
法國France24電視台有關中美科技競賽的專題討論節目 © 視頻截圖
廣告

France24 :回到一周經濟節目時間,華盛頓準備斥資2500億美元與中國展開技術戰爭,本周二美國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的表決結果通過議案,支持大規模投資高科技領域,以應對來自中國的挑戰。在這場在半導體,5G,人工智能以及量子計算機領域展開的科技戰爭中,中美這兩大超級大國誰將勝出?歐洲尤其是法國將在其中扮演何等角色?我們今天邀請的嘉賓是; Mary Françoise Renard 法國 Clermont Auvergne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經濟一書的作者; Philippe Aghion是法國法蘭西學院經濟學教授,Shine Vallee是德國外交研究中心地緣經濟項目負責人。

各位好!2500億美元投資於研發援助美國企業在本土生產手機以及洗衣機不可或缺的半導體,而目前半導體產品主要產自亞洲,它們的供應日益緊張,價格持續攀升,Mary Françoise Renard ,您為何認為該援助政策是美國對華關係的一大轉折點?

Marie Françoise Renard ;這是因為我認為這對中國造成巨大的影響。中國需要提高科技水平,它正在改變經濟模式,他在世界經濟的地位取決於他的科技水平,這就是為什麼北京要推出中國製造2025 核中國標準2035,確定中國科技進步的路線圖。中國近期雖然在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但在半導體等關鍵的技術上卻落後於他國,並且對美國嚴重依賴。必須指出的是十年文革使中國的大學科研處於停滯狀態,除了與軍事有關的技術之外。所以中國在許多技術上都必須追趕他國。而北京將人工智能,電動智能汽車,量子計算機,這一切都與半導體有關。中國雖然已經作出了巨大的投資,清華大學設立了半導體開發中心,但是,我們知道科技上的落後需要時間來彌補,中國對美國依然十分依賴。倘若美國切斷對中國的半導體供應,那麼,所有依賴半導體配件的製造業都將受到影響,中國未來的科技創新也將因此而受到影響。

France24:我們明白了,Shine Vallee,您贊同有關半導體的分析嗎?

Shine Vallee:對,完全贊同!不過我並不認為美國的援助政策是美中關係的一大轉折點。因為這只是美中緊張關係的繼續,事實上,從奧巴馬再任時就已經推出了封鎖孤立中國的政策,例如將中國排除在外的亞太自貿協議,以及美國與歐盟的自貿協議,特朗普執政期間繼續孤立中國的政策,並且與中國展開貿易關稅戰,今天拜登將此擴大至數字與科技領域。所以,我並不認為是一大轉折點,我認為這是美國政策的繼續。當然,我完全贊成關於半導體的分析。中國不僅依賴於美國,而且也依賴台灣,或許我們在稍後會討論。我認為台灣是中美價值觀的交彙點,由此引發的分歧遠遠超出了經濟領域而上升至至關重要的地緣戰略領域,

France24: Philippe Aghion,事實上拜登繼續特朗普的貿易戰政策儘管在形式上更加多邊化

Philippe Aghion:對,今天我們又回到多邊主義,也就是中國必須遵守多邊規則,必須遵守國際貿易組織的規則。事實上,中國並沒有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並沒有遵守公平競爭的精神,所以我們必須敦促中國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但是,我認為中國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我並不認為在缺乏自由的大背景下能夠產生技術創新。中國體制的越來越僵化,我在中國的同事對此深有感觸,我認為在一個僵化的中國,之能夠做一些改造性質的創新,而不可能產生真正的創新。我對此深信不疑。所以,今天中國要進行改造創新或許將更加困難,尤其是美國推出了上述投資政策。中國處於一個兩難處境:我認為這完全是一個悖論 中國已經達到一個沒有自由的國家所能夠達到的臨界點。我認為創新必須以自由為前提。

France24:我看到 Mary Françoise Renard 似乎並不認同,另外,我希望您評論一下美國參議院通過議案禁止進口與中國軍方有關的企業製造的無人飛機,並且禁止美國政府成員使用年輕人中風行的Tik Tok 應用程序。

Marie Françoise Renard ;好,確實,我認為很不幸的是,缺乏自由似乎並不影響創新。中國的航天工業的飛速發展就可見一斑。所以這個問題似乎很複雜(對,但並不是基礎科學領域的創新),我們今後再說。針對美國通過的計畫涉及面很廣,甚至關係到人權。美國甚至考慮到是否將稀土開採與人權掛鉤。中國製造的原件出口到美國加工在出口到中國用來生產電動汽車,美方在商討是否應該提高關稅。所以中美衝突涉及多個層面美方試圖從多個領域遏止中國的進步阻止中國成為科技大國,避免由中國來制定遊戲規則,到門前為止美國是主導過,但是毫無疑問,中國正試圖通過一切手段要同美國平分秋色,而美國也同樣使用一切手段加以遏止。中國剛剛通過反制裁法,對制裁中國政府企業的國家進行制裁,保護自己的利益。所以,很明顯,我們面對的是中美之間誰將主導地位的科技大戰,美國試圖將歐洲拉入同盟。

France24: Shine Vallee,美歐計畫組建跨大西洋貿易與科技委員會,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對抗中國,尤其是在數字行業保守機密,保護數據安全。不過,面對中美,歐洲難道不應該開發自己獨立的數據安全系統嗎?

Shine Vallee:對,歐盟的立場確實有一些自相矛盾:一方面強調獨立,另一方面又追隨美國,歐盟的立場並不明確,所以還必須具體觀察。可以肯定的是,中國方面極盡一切努力達到科技自主,而歐盟的地位卻十分薄弱,這從投資金額上就可見一斑。美國斥資2500億美元,使盡一切手段甚至不惜竊聽歐洲,中國也投入巨資開發半導體技術,而歐洲卻至今缺乏明確的對策,所以,我認為歐洲必須明確是否要實現真正的技術獨立,並且投入必要的資金以達到目的,還是接受成為美國的附庸,成為跨大西洋公約中的弱者。

France24:Philippe Aghion 歐洲是否確實有這樣的雄心?是否會儘快具體投入?

 Philippe Aghion:我希望新冠危機會激發歐盟的發展計畫,比如說美國的生物科技發展局,因為有了該計畫才會迅速研製出這麼多的新疫苗,去年他們的運作經費是120億美元,而歐洲對抗新冠病毒的資金僅為40億,因此必須投入足夠的資金因為歐洲的投資太少,新冠危機彰顯歐洲在技術上比美國落後,中美確實都投入巨額的資金,而歐洲卻處於落後狀態。

France24:歐洲落後了 這是我們節目的結束語,我們的節目就到此為止,感謝各位的參與,更感謝各位的收聽。請繼續收看France 24 的新聞節目。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