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瑞士/非洲/巧克力

瑞士巧克力看見了中國與非洲聯手的強大競爭

為了搶奪更大的巧克力市場蛋糕,可可生產國科特迪瓦和加納正在向中國尋求資金和市場開拓支持。此舉可能對瑞士巧克力行業的利潤率和原材料供應構成威脅。而增加可可的價值可以為西非生產商帶來更多的收入。

關於巧克力的報道圖片
關於巧克力的報道圖片 © 維基百科 照片
廣告

據瑞士新聞今天報道,去年9月,儘管新冠疫情還在肆虐,身着漂亮西裝和科特迪瓦傳統服裝的貴賓們仍聚集在阿比讓郊區的一個工業基地內。他們在那裡見證了科特迪瓦總統阿拉薩內·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為一家可可工廠奠基,該工廠每年可加工5萬噸可可豆。一份官方新聞通稿稱,該工廠的開業翻開了這個西非國家可可歷史的“新篇章”。

新工廠將使科特迪瓦能夠在當地加工可可豆,然後銷售“增值可可”,而不是將原料豆直接賣給外國商品和加工公司,如瑞士公司百樂嘉利寶(Barry Callebaut)。科特迪瓦的目標是到2025年自主加工國內所有的可可原料豆,目前境內加工比例約為35%。

科特迪瓦的可可加工項目還包括位於阿比讓西部港口城市聖佩德羅(San Pedro)的另一家規模和產能類似的工廠。這項投資將由中國提供價值2160億非洲法郎(合人民幣24.9億元)的貸款資金。合同內容還包括建設兩個總容量為30萬噸的儲存倉庫,這些倉庫將用於儲存可可豆,以便在需求旺盛時以最優價格出售。

據該報道,科特迪瓦不是唯一尋求中國幫助以提高可可收入的國家。2019年9月,鄰國加納與中國國企中國通用技術集團(Genertec)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在該國西部地區Sefwi Wiawso建設一個可可加工廠。該工廠將由加納可可理事會(Cocobod)和中國通用技術集團以公私合營的方式經營。該工廠預計耗資約1億美元,將使加納的加工可可份額從15%增加到25%。

接納中國投資並減少向百樂嘉利寶、奧蘭(Olam)和嘉吉(Cargill)等西方企業供應未經加工的可可是一項戰略舉措。疫情導致歐洲和美國等主要巧克力消費市場的需求下降。因此,去年科特迪瓦對每噸可可徵收400美元的賦稅,用於補貼農民(稱為“生活收入差額”補助),這項政策的出台顯得不合時宜,如今科特迪瓦不得不折價出售現有庫存,這實際上抹去了徵稅帶來的任何收益。由於天氣良好,西非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增加可可產量,這將進一步壓低價格。

據國際可可組織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警告說。“科特迪瓦和加納的可可產量預計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規模。” 在2016-2017年產季中,類似的情況--好天氣帶來的產量過剩,加上不溫不火的需求--導致了10年來的最低價格。很明顯,在農產品過剩和全球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科特迪瓦和加納必須進行干預,使其可可能賣上合理的價格。兩國都押注於提供比原料豆價格更高的半成品可可上,這可能會使他們的出口收入翻番。

西非也非常希望向中國市場出售加工過的可可,似乎中國也願意進行採購。作為可可加工協議的一部分,中國將獲得科特迪瓦“棕色黃金”的優先採購權,兩家工廠40%的產能將保留給中國公司。科特迪瓦可可理事會還將在中國開設一個銷售辦公室,以在中國推廣其產品。

儘管中國人均巧克力消費量很低(每年不足100克),但瑞士公司的在華銷售額一直在增加。百樂嘉利寶亞太區(包括中國)2019/2020的年銷售額增長了7.4%,而其全球銷售額則下降了2%;瑞士蓮(Lindt & Sprungli)中國區2020年的銷售額實現了10.1%的內生增長,而其全球銷量則下降了6.1%。

像大多數全球參與者一樣,中國利用貸款和基礎設施項目來獲得影響力和進入新市場的機會。中國曾在基礎設施交易中使用可可作為抵押品以保證還款。中國很可能將科特迪瓦新加工廠每年生產的4萬噸可可作為貸款擔保。2006年至2013年,中國要求加納提供類似數量的可可,作為建造布伊水壩的貸款擔保。

來自中國的貸款通常也與使用中國商品和服務相綁定。例如,加工廠和儲存倉庫的所有建築工程合同將交給中國輕工業設計工程有限公司(中國海誠工程科技公司的子公司)。根據法國刊物《非洲情報》的報道,科特迪瓦可可理事會對中方提供的合同表示不滿,並表示中國不能承包施工業務。該理事會希望當地公司參與建設,據說已請求瓦塔拉總統進行干預。

瑞士新聞說,如果加納和科特迪瓦生產成品可可的新戰略取得成功,他們將與瑞士商品公司和百樂嘉利寶等加工商展開直接競爭,特別是在中國市場上。過去十多年裡,百樂嘉利寶一直在中國穩步投資,通過市場營銷創造巧克力文化。它在蘇州設有本地工廠和銷售辦事處,在上海、北京和深圳設有三個銷售辦事處和巧克力學院(有5000多名中國工匠接受巧克力製作培訓)。

加納和科特迪瓦爭取在當地加工更多的可可,這也可能使外國公司更難採購到可可豆原料,從而影響瑞士的供應鏈和利潤率。隨着來自西非的原料供應減少,像雀巢和瑞士蓮這樣的巧克力生產商可能面臨可可脂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問題,並可能將額外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雀巢公司目前有46%的可可原料來自加納和科特迪瓦,而加納是瑞士蓮公司的“主要可可豆產地”。

據該報道,但是,在加納和科特迪瓦推動產品增值的過程中,瑞士公司也有商業機會。6月,瑞士食品加工設備公司布勒(Bühler)與加納可可理事會簽署了一項協議,提供培訓、產品開發和技術指導。當瑞士資訊與布勒聯繫時,布勒不願意透露具體的合作金額。

加納可可理事會首席執行官約瑟夫·博阿漢·艾杜( Joseph Boahan Aidoo)在6月22日與布勒舉行的簽約儀式上表示,這家瑞士公司將參與加納“從傳統可可生產向現代可可生產轉型”的事業。

上個月,瑞士司法部部長西蒙奈特·索馬魯嘎(Simonetta Sommaruga)對加納進行正式訪問時,艾杜還指出了瑞士應提供雙邊支持的理由。他鼓勵瑞士借鑒中國的做法,通過合作夥伴關係加強與加納的經濟聯繫,從而為國際市場生產成品或半成品加工可可。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