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北京冬奧會前瞻

中國對德國准外長的言論表示不滿

來自綠黨的德國准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會實行價值觀為導向的外交政策,同時不排除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可能。對此,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做出回應,警告“德方個別政客”不要過分強調兩國之間的分歧,並將之上升到制度競爭層面。

來自綠黨的德國准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排除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可能,引起北京憤怒。
來自綠黨的德國准外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不排除外交抵制北京冬奧會的可能,引起北京憤怒。 AP - Michael Sohn
廣告

 

據德國《世界報》報道,正等候上任的德國外交部長貝爾博克(Annalena Baerbock)周三接受《日報》採訪,發表對華批評言論。中國駐柏林大使館作出回應,警告德國在對華關係上勿採取對抗路線。大使館發言人周五在一份相關聲明中表示,中德關係中需要的是“建橋者”而非“建牆者”。

貝爾博克向《日報》(taz)表示,未來在與中國打交道時,將採取“對話和強硬態度”,並且不排除抵制北京冬奧的可能。貝爾博克認為,應該明確提及中國的弊端。她說:“從長遠來看,沉默不是一種外交形式,即使近年來有些人是這樣看待的。”對話是國際政治的核心組成部分。 “但這並不意味着你必須粉飾太平或保持沉默。” 基於價值的外交政策必須始終是對話和強硬相輔相成。 具體而言,巴爾博克提到了可對中國新疆地區產品實施進口禁令,並且不排除抵制中國冬奧會的可能性。她還指出,中國對待新疆維吾爾族的待遇、中國記者張展的拘留以及網球明星彭帥的不確定性都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中國駐德使館發言人在相關聲明中表示,“一些人士看待中歐、中德關係愈發強調分歧、差異,甚至上升到制度競爭層面”。但當前兩國之間的差異和分歧並不比50年前更大。該聲明呼籲“德方個別政客”客觀全面地看待中國和中德關係,“切實尊重中方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把精力用在推動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上”,做兩國之間的“建橋者”而非“建牆者”。

40歲的貝爾博克預計將成為新一屆德國政府的外長,她也將是德國歷史上首位女外長。貝爾博克此前表示,就任外長後,要把人權放在德國外交的中心位置。

德國左翼黨創始人奧斯卡拉方丹向《世界報》表示:“貝爾博克擔任外交部長將是一場災難。”

德國電視一台認為:貝爾博克如出任外交部長,可能給德國外交政策帶來新風,但多種衝突已在伺機出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