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伊朗核談判

中國在伊朗核談判中的秘密作用

在伊朗核談判進入微妙階段的同時,作為德黑蘭的謹慎夥伴,中國正試圖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關鍵角色。理由很充分:美國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對它很有好處,因為它已經與伊朗達成了歷史性的合作協議。這是和法廣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旗下法國電視24台一篇報道的總結,下面就介紹詳細內容。

王毅與時任伊朗外長的紮里夫在中國西南部唐衝會面。
王毅與時任伊朗外長的紮里夫在中國西南部唐衝會面。 © ایرنا
廣告

法國24台認為伊朗核談判正在變得艱難。據伊朗官方通訊社Irna的報道,1月14日星期五,就在伊朗談判代表在德黑蘭進行周末磋商之前,伊朗給磋商定下基調,稱談判已經達到了磋商 "細節階段,是談判中最困難的部分"。

國際4+1(中國、法國、英國、俄羅斯和德國)、歐盟、伊朗和間接出席的美國之間的談判周一在維也納恢復,其利害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而為了解決這一微妙的談判階段,德黑蘭可以依靠中國。在幕後,和喜歡發推特和新聞聲明的俄羅斯談判代表米哈伊爾-烏里揚諾夫相比,中國談判代錶王群更加謹慎,正在發揮關鍵作用。

在中國媒體上,這位打着蝴蝶領結的外交官一再強調中國在這些會談中的 "獨特和建設性 "作用,並與各方合作,鼓勵美國和伊朗恢復談判進程,而且是儘快恢復談判。

為此,北京拋開了與華盛頓在貿易競爭方面的緊張關係,或在台灣和中國海問題上的分歧,王群在維也納與美國伊朗問題特使羅伯特-馬利協商了幾個小時,努力挽救2015年的核協議。

中國和伊朗之間的戰略友好關係

中國專家和亞洲中心主席Jean-François Di Meglio向法國24台解釋說:"中國對儘快簽署協議有既得利益,這樣可以確保他的石油供應的多樣化,而且也因為伊朗是一個地緣政治夥伴。" 

法國24台聯繫的伊朗問題專家Thierry Coville還回憶說:"在2015年協議的談判中,中國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時的伊朗前外交部長穆罕默德-賈瓦德-紮里夫,在2021年8月將權力移交給極端保守派的易卜拉欣-賴斯政府之前,出版的一本書中透露了這一信息。這本書揭開為2015年協議簽署的兩年談判的背後,在書中,紮里夫寫道,每當談判陷入僵局,中國外交部長就會介入,提出新的倡議,並設法恢復談判。

但在最近幾個月,北京和德黑蘭之間的關係邁出了新的一步,雙方簽署了一項為期25年的歷史性夥伴關係,涵蓋能源、安全、基礎設施和通信等不同領域。除了以優惠的價格提供石油外,這項自1月15日開始實施的戰略協議還規定了中國對伊朗的安全援助,特別是通過提供軍事裝備。Jean-François Di Meglio指出:"中國簽署這類夥伴關係協議非常少見。這是一個真正的外交聯盟"。

儘管有被美國財政部罰款的風險,但對仍繼續進口伊朗石油的北京來說,華盛頓解除對伊朗的貿易制裁將是一個福音。在美國於2018年退出伊朗核協議之前,中國從伊朗進口了其石油產量近10%的石油,並對其基礎設施進行了投資,以便購買更大數量的石油。據Jean-François Di Meglio稱,"中國人對伊朗原油非常感興趣,因為中國的煉油廠很適合處理這種重油,這種重油可以作為燃料供應給中國的發電站、提供供暖或是卡車的物流運行。

除了在金融領域,和伊朗關係親近使中國能夠制衡美國的行動,並肯定北京在中東地區外交力量的崛起,Jean-François Di Meglio說:"中東不是中國外交的一個主要內容。但在過去的五年裡,隨着伊拉克的轉向,這一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戰後,中國抓住機會接管了伊拉克油田的開採,目前正在進行修復工作。

法國24台最後指出,在聯合國,北京也在對有關中東地區的決定進行投票權衡。首先是在伊朗問題上,在敘利亞問題上也一樣,中國幾乎系統地與俄羅斯的立場保持一致,支持巴沙爾-阿薩德。

在北京也一樣,幾個星期以來,中國的外交工作在全速進行。1月10日至14日期間,外長王毅與中東地區國家的至少5位同行會面。他們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巴林和伊朗的外交部長,此外土耳其外長和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秘書長也輪流到訪中國首都。

這些訪問與伊朗核問題談判的最後階段不無關係,因為這讓海灣國家在該問題上消除疑慮,同時又重申了經濟聯盟。且這也是一個機會,讓北京向華盛頓表明,中國現在在美國人正在失去影響力的地區發揮着關鍵作用。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