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防疫

傳港府月中以後實行封城禁足強檢 股市購糧可豁免

面對感染人數已是武漢封城時的四倍,港府計畫本月實行全民強制檢測以截斷傳播鏈。傳媒消息透露,全民強檢會在本月17日以後才進行,並會把三次檢測時間由約三星期壓縮至九天,期間會禁足,但會有豁免榭制,包括股巿等金融中心核心業務不會停止,市民亦可上街購買糧食和藥物。勞工及福利局長羅致光不願評論消息,但表示,16日會有條例呈交立法會說明一切事宜。

封城消息一出,超市物品便被搶購一空 2022年3月1日
封城消息一出,超市物品便被搶購一空 2022年3月1日 © 網上圖片
廣告

香港疫情近日連日創新高,繼大前天(2月26日)有26026人確診武漢肺炎而創單日新高後,翌日再有34466人確診,升幅逾三成,而染疫離世人數亦再增87人,令第五波疫情染疫人數在兩個月內便累計達19萬人,死亡人數亦增至636人,有關人數分別是之前四波疫情總和的十五倍和三倍多。

面對染疫人數大幅增加,民生亦受影響,地下鐵路公司今(1日)早宣布,由於多名車長染疫或需隔離而未能執勤,令港島線及屯馬線早上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需要調整,班次間隔最多可能較正常多半分鐘。另外,護理產品連鎖店萬寧亦宣布,為保障員工、顧客及工作夥伴健康,有53間分店今日起暫停營業,另有分店因應疫情而改動營業時間。其之,至少五間位於不同地區的郵政局因為有郵務人員的快速抗原測試呈陽性,需要關閉兩至三天,而空郵中心大量投寄郵件辦事處亦會關閉兩天。

而隨着官員對強檢時需要禁足由「不現實」改為昨日的「不排除」之後,本地超級市場和凍肉店昨天下午起出現搶購潮,縱使港府晚上澄清,強調鮮活食品供應穩定,糧商亦有庫存,呼籲市民不需要囤積糧食,但亦無阻超市貨架今早繼續空空如也,蔬菜、奶類製品、水果等生鮮製品最受影響。

建制派傳媒《香港01》和《星島日報》隨之引述消息人士稱,強檢需配合禁足方才有效,但三次檢測的日數,正設法由當初一周一檢的最多廿一天,壓縮至三天一檢的最多九天。消息人士指出,在北京支持下,有可能每日處理二百多萬人的檢測結果,即使不能縮短至九天,亦有望縮減三分之一到十五天,而法定的禁足期會更短,即可能只要求強檢第一周期加第二周期的第一天。

消息人士續稱,購買食物、求醫,以及維持社會運作的人士可以獲得豁免,包括抗疫人員、紀律執法人員、金融設施人員、新聞行業人員等人士可以外出工作,但每個豁免機構必須限制派出人數。而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昨天向業界發出通知,引述證監會響應稱,即使全城禁足,股票市場仍會保持開放,港府會作出安排,不致影響交易系統停頓。

學者建議4月方強檢 「封城」期較中國城市短

香港需要實行強檢,轉折點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發出指示,要求港府把抗疫防疫作為壓倒一切的任務,其後在中國專家認為,強檢配合禁足才可獲得最好效果後,反對聲音亦消減,但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兼傳染病科主任孔繁毅今早在電台節目中表示,4月是較佳強檢時機,而若是像傳媒報道所指在九日內檢測三次,時間相對短,便毋須實施禁足,以免影響商業活動。

他解釋,這一波疫情預計要到月中才會到頂並逐步回落,而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比確診人數多,估計全港有幾十萬至一百萬人染疫,在疫情高峰期推行全民強檢,會找出大量確診者,即使有十萬個隔離單位亦不足以應付,反觀其他地方,全民強檢的最好時機是在疫情初期或尾聲進行,故4月是最好時機。

根據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接收青衣方艙醫院時所說,加建的八個隔離設施可提供超過五萬張病床,屆時會根據強檢結果,分層處理染疫人士。

此外,按傳媒披露的強檢和禁足日數,相對較中國內地短,以西安為例,年初便封城32天,大部分食物由國家派發;廣西百色市上月亦封城,400萬人須禁足20天。

不過,歐美等國封城一般不會伴隨禁足,市民可繼續上街購物或做運動。香港過去兩年多仍可頂着跟隨內地封城的壓力,因為地狹人稠的香港,實不實宜封城,林鄭月娥在2月15日之前,仍然指封城在港不可行,港府目前沒有沒有計畫大規模封城,但翌日習近平發出指示後,她改變口風,甚至指強檢要配合「限制活動、。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