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 新冠病毒

中國爆發兩年來最嚴重疫情挑戰零新冠政策,防疫方式出現變化

法新社北京站周日報道稱,中國衛生部門在3月13日星期日報告了3393例新冠病例,這個數字約是前一天的兩倍。面對兩年來最嚴重的疫情,中國多地不得不再次下達封鎖令,但這一次更加溫和,也更有針對性。

3月12日排隊做核酸的長春市民。
3月12日排隊做核酸的長春市民。 © AP供圖
廣告

目前,中國有19個省正在與奧密克戎和德爾塔變種作鬥爭,中國全國範圍內的病例激增,導致上海和東北幾個城市下達了限制令。

法新社北京站周日引述一名中國官員的話,稱吉林市已部分封鎖,涉及數百個街區,而與朝鮮接壤的近70萬人口的延吉市則被完全封鎖。吉林省衛健委官員當天承認,到目前為止,地方政府的新冠病毒應對措施一直以來有所欠缺。他在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部分地區的應急機制不夠健全,對奧密克戎變種的特性認識不足,判斷不準確。

根據吉林政府的說法,當地居民已經完成了六輪大規模新冠檢測。周日,該市報告新增500多例奧密克戎感染病例。鄰近的長春市人口約900萬,周五已宣布進行封鎖。吉林省的敦化等較小城市於周四周五也被封鎖。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吉林市長和長春市衛健委負責人周六已被免職。這顯示出,地方政府在遏制病毒上,面臨著一種政治緊迫性。

自2019年底首次報告出現新冠病毒以來,中國一直保持嚴格的“零新冠”政策,通過迅速封鎖城市、下達旅行限制和大規模測試來維持這一政策。但病毒變種的無癥狀與快速蔓延特性導致了疫情的新爆發,這正在挑戰中國的“零新冠”政策。

隨着社會上已出現對嚴厲防疫措施的厭倦情緒,例如“只要不得新冠而死,怎麼死都可以”等調侃的出現,官員當中也出現了敦促採取更溫和、更有針對性措施的呼聲,而經濟學家也預警稱,嚴厲的防疫措施,正在損害中國的經濟。

去年年底,西安的1300萬民眾被封鎖了多個星期,相比之下,今年2月以來,中國不同地區對疫情的反應普遍更加溫和,更有針對性:上海政府宣布暫時封鎖個別學校、企業、餐館和商場,而不是進行大規模隔離。與此同時,中國衛生部門周五宣布,將引入快速抗原檢測,人們可以在網上或藥店購買,供診所和普通市民進行自我測試。

法新社分析分為,儘管核酸檢測仍將是主要檢測方法,但此舉表明中國政府似乎已經預見官方防疫努力將不足以抵抗疫情來襲。上周,有中國頂尖科學家表示,中國應像其他國家一樣嘗試努力與病毒共存,但政府明確表示,大規模封鎖仍然是一種選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則在周六敦促各地區迅速突擊,清除疫情。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