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烏克蘭/俄羅斯

中國自認將成俄烏戰爭贏家?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15日報道稱,中國政策圈認為中國將在這場動蕩局勢中成為贏家,從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中國不譴責俄羅斯、強調不介入、不幹涉的態度,保護了其本可能面對的外交、經濟後果;中國也將從戰事後地緣政治變化中獲益。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遭到俄軍轟炸。
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2022年3月14日星期一遭到俄軍轟炸。 © Pavel Dorogoy/AP
廣告

據中央社今天引述報道稱,中國是漁翁得利,紐約時報稱中國自認將成俄烏戰爭贏家。紐時指,中國政策圈認為中國將在這場俄烏動蕩局勢中成為贏家。

據紐約時報剖析指,中國並未在這場戰事中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也維持與戰事一定距離,雖然中國譴責國際社會祭出經濟制裁,不過為了保護中國在西方的經濟利益,目前為止可看到,中國企業或許會配合這些制裁行動。因為中國正在這些大國鬥爭間爭取超越的空間,使中國成為動蕩世界局勢中的穩定支柱。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長鄭永年過往被視作中國官方智囊團之一,他於2月下旬發表“烏克蘭戰爭與世界秩序重建?”一文中指出,烏克蘭戰爭將延緩美國從歐洲轉向印太地區的步伐,只要中國不犯顛覆性戰略錯誤,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不僅不會被中斷,反而更有能力和意志在新國際秩序構建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紐約時報稱,鄭永年的評論或可視作中國政治圈自詡將成為俄烏戰爭贏家的支撐,但是仍有學者專家拋出不同解讀。

華盛頓史汀生中心中國項目主任孫韻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長遠來看,俄羅斯將成為國際社會孤兒,求助國家將僅剩中國。不過,若與俄國走太近,恐加深和歐洲或其他地區芥蒂,這是中國所擔心的;倘若歐洲加強自身防禦,美國終將騰出更多軍事資源對抗中國。

紐約時報引述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外交與國際事務系教授朱鋒說,“我們也感到非常、非常焦慮”,俄烏戰爭將迫使歐洲向美國傾斜,中國恐將被拖入更深的困境,美國在太平洋的盟友,包括日本和澳洲,“也將採取更強硬的軍事姿態。所以,一切似乎對中國都不友好”。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