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美國/烏克蘭/俄羅斯

俄侵烏戰爭:北京或擔憂“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3月18日)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頻會時,警告中國若向俄羅斯提供任何“物質支持”,將承擔後果。不過,對於美國的警告,中國學者普遍認為,習近平應該不會照單全收,因為中國也擔心,萬一俄羅斯戰敗,西方恐發動類似的制裁來對付中國,也就是“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全盤皆輸的終局。

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被俄羅斯軍隊佔領。
2022年3月20日照片
烏克蘭馬里烏波爾市被俄羅斯軍隊佔領。 2022年3月20日照片 © REUTERS/Alexander Ermochenko
廣告

據美國之音報道稱,拜習第二次視頻會再現僵局,中方憂“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

時隔四個月,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五(3月18日)進行二次視頻會。對此,中國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形容,兩國元首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二次會談“極不尋常”,而兩次對話的氣氛也大相徑庭。相較於2021年11月6日的第一次視頻會,這次的拜習二次視頻會不僅全程不對媒體開放,兩國元首的表情也嚴肅許多。

從會前到會後,拜登政府一再重申,拜習對話的重點在於警告中國切勿提供軍事物資給俄羅斯,也不要金援俄羅斯或助其規避經濟制裁,否則將承擔苦果。

但中國官媒新華社所發布的通稿,隻字未提美方警告,僅稱“中美雙方就烏克蘭局勢交換意見”,並引述習近平指稱俄烏衝突“一個巴掌拍不響”、“解鈴還須繫鈴人”,呼籲美國、北約與俄羅斯展開對話,找出問題的癥結並化解俄烏雙方的安全疑慮。

據該報道稱,俄烏局勢讓許多國際觀察人士發出“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警語,因為他們擔心中國可能受到俄羅斯的鼓舞而對台冒進。但中國學者說,聽在中國人耳里,他們反而心生“今日俄羅斯,明日中國”的恐懼。

據北京的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告訴美國之音:“兩岸關係當然現在還是有問題,但是不至於擦槍走火。為什麼要跟烏克蘭相提並論呢?難道它(美國)以烏克蘭問題制裁俄羅斯,接下來在台灣問題上也要如法炮製呢?是不是烏克蘭問題只是美國在台灣問題上對中國進行脫鉤、制裁的一個演習呢?美國不斷地惡搞這樣的動作,就會讓中國老百姓會這麼想。”

俄烏戰事2月底爆發之初,中國境內不少分析人士曾樂觀預言,俄羅斯此舉將為中國創造新的“戰略機遇期”,因為若美國的注意力轉移到歐洲,中國就更能在亞太地區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但事與願違,中俄2月初發表“無上限”的夥伴關係後,當俄羅斯一躍成為全球公敵時,中國的形象也難免受到拖累。

位於台北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俄羅斯一向在美中兩強角力中帶有籌碼色彩,但當俄羅斯因輕啟戰端而導致國際威望及影響力衰退後,中美間的競爭態勢將更為突出。黃介正說:“美國比較擔心的是,中俄兩個比較專制的政體會跟自由民主體制、或者是世界秩序形成一個挑戰,那麼美國最不希望見到中俄合作。如果俄羅斯的威望和影響力下降的話,很可能(美中)兩強競爭,那麼更會凸顯中國大陸的壓力。”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