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新冠疫情

中國國家衛健委主任:反對“病毒共存”等錯誤思想,迎接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4月18日在官媒撰文提出,要旗幟鮮明反對當前一些所謂的“病毒共存”等錯誤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錯誤論調,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馬曉偉強調,要“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出席記者會。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出席記者會。 © 網絡圖片
廣告

馬曉偉在中共中央黨校機關報《學習時報》上發表題為《儘快遏制疫情擴散,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的文章。馬曉偉在文章開頭即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始終高度重視冠病疫情防控工作,親自指揮、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在每個關鍵時刻都給予重要指導。文章還說,習近平3月17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一錘定音”,既解決思想認識問題、堅定信心信念,又明確了疫情防控的戰略戰術、目標任務和作風要求,為抗擊疫情把關定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馬曉偉強調,“我們要堅決把思想行動再統一、防控要求再落實、疫情防線再加固、能力水平再提升、‘四方責任’再壓緊,以實際行動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到實處。”文章指出,中國是人口大國,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面對疫情反覆衝擊,如果不管“防”、放鬆“治”,醫療衛生資源將面臨嚴重擠兌風險,大量有基礎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兒童和孕婦等人群身體健康將受到嚴重威脅,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將受到嚴重影響,“人民不會答應,黨和政府也決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

文章強調,堅定不移貫徹“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的方針。馬曉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復工復產,率先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實現經濟正增長。我國保持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領先地位,穩定的疫情防控形勢提供了最有利的環境。”

文章強調,“‘科學精準、動態清零’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大局、基於科學、把握規律作出的重大決斷。要旗幟鮮明反對當前一些所謂的‘病毒共存’等錯誤思想和‘病毒流感化’等錯誤論調,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動態清零’總方針,堅持全國一盤棋,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持續優化防控措施,努力以最堅決、最果斷、最徹底的舉措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馬曉偉最後寫道,“疫情尚未遠去,大考仍在繼續,絕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全國衛生健康系統要發揚鬥爭精神、保持應急狀態,以更快、更精準、更有效的舉措,堅決築牢疫情防控屏障。情防控是一項非常具體的工作,任何鬆懈麻痹,任何降低要求,任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造成針尖大的窟窿,都可能成為疫情發生的燃點、疫情擴大的風勢,意味着要付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代價。”

馬曉偉要求,“要完善疫情防控預案,加強疫情處置演練,確保突發疫情決策執行扁平化、高效率,事不過夜推動各項措施的落實。要提高防控本領,深入把握防控規律,全面熟悉防控政策,看到問題主動拿對策、出實招,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提供專業技術支撐。要強化督導檢查,對發現的問題緊盯不放,及時通報並督促整改,對失職失責導致疫情失控的嚴肅問責。”

馬曉偉稱,“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把抗擊疫情作為檢驗初心使命的試金石,哪裡疫情緊急、問題突出,資源力量就要向哪裡集中,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發揚敢打硬仗、連續奮戰的優良作風,堅決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堅決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用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隨着上海等地連日來受疫情封城措施影響,有關“動態清零”和“與病毒共存”的防疫措施比較再受輿論關注,中國國務院主辦的《經濟日報》昨日發表評論文章稱,近期,面對“動態清零”帶來的一些生產生活不便,出現了“躺平”“與病毒共存”等論調,“對奧密克戎產生輕敵思想,如果任其泛濫,後果將極其嚴重。”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