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俄羅斯侵烏戰爭

普京多麼地需要一個勝利

馬里烏波爾幾乎被俄羅斯炸毀了,但還沒有淪陷。大約兩千多名烏克蘭守軍繼續以城中城---亞速鋼鐵廠為依託抵抗。星期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同那裡的守軍進行了最新一次通話。

在這張由俄羅斯總統新聞局發布的照片中,2022年4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聽取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克里姆林宮彙報戰果。
在這張由俄羅斯總統新聞局發布的照片中,2022年4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聽取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克里姆林宮彙報戰果。 AP
廣告

普京需要一個勝利,5月9日“衛國戰爭勝利日”迫近,普京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果實”。佔領基輔計畫早已被挫敗,閃電戰淪為持久戰,侵烏戰爭發動兩月之際,普京的“第二階段戰役”---烏東大戰:拿下頓巴斯之戰也沒有取得明顯成果。星期六,烏克蘭軍方宣布發起反攻,奪回哈爾科夫周邊俄軍佔領的三座小鎮。俄軍的成果似乎仍然是連連發射漫天呼嘯的炮彈,然而,烏克蘭頓巴斯前線絲毫沒有改變。

普京多麼地需要一個勝利。星期四,國防部長紹伊古面對面彙報“勝利”,只見普京駝着背,臉部略顯浮腫,右手緊抓着桌沿不放。紹伊古則向普京保證:在經過50天的包圍之後,馬里烏波爾“已完全處於我軍控制之下”,俄軍“解放”了馬里烏波爾全城。莫斯科已數次宣布即將奪取馬里烏波爾,這次終於得到普京的確認。不過,還有一個讓普京不太舒服的細節:在亞速鋼鐵廠,還有至少兩千多名頑強抵抗的烏克蘭軍人,一部分屬於亞速團,一部分屬於第36旅陸戰隊。

紹伊古不能向急於得到捷報的普京隱瞞這一危險的細節,但他保證,俄軍只需三到四天就能消滅烏克蘭守軍。普京打斷了紹伊古:"我認為對工業區的攻擊建議是不合適的。我命令撤銷這一命令。我們必須考慮保障我們的士兵和官員的生命。不需要爬進這些墓穴,把這整個區域封鎖起來,讓一隻蒼蠅都無法通過。" 

普京短短一句話完美地體現了他的殘忍和“人道”,“人道”?在俄羅斯一萬多名官兵喪生烏克蘭,尤其在黑海旗艦莫斯科號被烏克蘭擊沉後,俄羅斯母親開始四處打聽數周毫無音信的兒子的下落,普京這是在給母親們發出安撫的信號。當然,普京本質是殘忍的,這從普京首次發動車臣戰爭就表現得非常充分,他像轟炸格魯茲尼一樣炸爛馬里烏波爾,衛星照片顯示,在這座城周有匆匆掩蓋的萬人墳,他不允許一隻蒼蠅通過,他的命令很清楚,消滅這些被他視為“納粹”的烏克蘭守軍。

普京的勝利是殘缺的。軍事上,一座城市陷落,意味着佔領軍或者傀儡可以在城中平安進出,但是,普京深知,這座城市,至少在目前,仍然是俄羅斯軍人的陷阱。莫斯科已經無數次喊話:“繳槍不殺!”,守軍拒絕投降。他們要求在有保障的條件下與他們一起的平民撤退至烏克蘭軍隊守衛的陣地。俄羅斯第一時間否認有平民躲藏在亞速鋼鐵廠,他們主要是軍人的家屬,莫斯科並沒有保證他們會安全轉移。周四晚間,俄方又開始炮擊亞速鋼鐵廠,普京的所謂“只需包圍”成為廢話。

無論如何,普京以“電視直播”的形式向全國宣布“特別軍事行動”取得了第一個勝利,不過,就連這一可憐的“勝利”也遭到美國總統拜登的否定。拜登表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馬里烏波爾完全失守”。拜登進而表示,克里姆林宮的老闆永遠也不可能佔領烏克蘭,永遠不可能。

儘管俄羅斯軍方不斷重複,一切都按照計畫進行,但是,俄軍先進後退,直至莫斯科號被炸沉,在俄羅斯引起混亂。尤其莫斯科號被炸沉事件,在俄羅斯官媒引起罕見的評論。在官方電視上,被法律禁止使用的“戰爭”一詞短暫地出現幾次,狂熱的電視評論人甚至喊叫,既然烏克蘭不降服,轟炸其全境,轟炸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的鄰國。另一方面,在莫斯科號上服役的新兵親屬在社交網絡 不可遏止地表達憤怒,埋怨軍官拒不交代實情。

佔領馬里烏波爾,對莫斯科而言意義重大,可以打通被其並吞的克里米亞陸上通道,從此集中全力攻打頓巴斯。如果徹底摧毀亞速團,莫斯科還可以宣布“去納粹化”完成。馬里烏波爾全城被摧毀百分之九十以上,俄羅斯應一如既往,宣稱這是烏克蘭守軍撤退時炸毀,而死亡的兩萬多平民 ,是烏克蘭守軍把他們當作“人肉盾牌”所致。

一切都已“排演”好了,5月9日,“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在馬里烏波爾扶持的新市政當局,將組織“不朽兵團”的傳統遊行。一些據稱是來自馬里烏波爾的倖存者,或其他被特別從別處帶來的人,應該在城市的廢墟中行走,手中舉着在1941-1945年的世界大戰中被殺的祖先的畫像。

但是烏克蘭抵禦侵略者的鬥志絲毫未減,澤連斯基周六晚間宣布,解鈴還須繫鈴人,他呼籲與普京見面“儘快終結戰爭”。他表示做好了與俄羅斯交換馬里烏波爾守軍的準備。他同時警告,如果馬里烏波爾守軍被殺害,莫斯科別指望再會有任何談判。

澤連斯基已經展示了什麼是外交,什麼是戰鬥! 他的烏克蘭將士將為保衛祖國戰鬥到底! 在挫敗普京佔領基輔,顛覆烏克蘭政府,征服烏克蘭的“特別計畫”後,澤連斯基總統比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