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香港/言論自由

「香港記者」獲頒新聞自由大獎 日本FCCJ稱表支持 記協指與港人共享

曾是亞洲自由堡壘的香港,新聞自由已大不如前,在香港外國記者會(FCCHK)停頒人權新聞獎翌日,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FCCJ,又譯「日本外國記者會」)把年度新聞自由亞洲大獎頒發予全體香港新聞工作者,以表彰香港記者在新聞自由受壓下仍然堅守崗位,報道真相,並藉此表達支持。代表領獎的香港記者協會表示,獲獎是對香港記者的鼓勵,但認為獎項同時屬於每一位香港市民,因為他們對信息的渴求是業界捍衛言論與新聞自由的力量。

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頒獎予「香港記者」群體,香港記協主席陳朗昇(右上小圖)代表領獎2022年4月27日
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頒獎予「香港記者」群體,香港記協主席陳朗昇(右上小圖)代表領獎2022年4月27日 © 直播截圖
廣告

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第二副主席Ilgin Yorulmaz昨(26日)晚在頒獎禮上細數香港在全球新聞自由榜上排名大跌,以及《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對新聞自由的影響,包括《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相繼停運,至今有二十多名新聞工作者被扣留或在囚,新聞學者區家麟獲警方保釋候查,香港外國記者會亦因害怕誤過「紅線」、引發法律風險而停辦人權新聞獎。她續稱,面對如此情況,香港新聞工作者仍然緊守崗位,冒死報道真相。

全體香港記者獲頒的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新聞自由亞洲大獎」(FCCJ Freedom of the Press Asia Awards),是頒發給區內任何個人或機構,以表揚他們堅守崗位,對抗新聞審查和信息控制,把真相呈現公眾眼前。

香港記協主席陳朗昇視像發言時謙稱,他最沒資格代表任何善良、熱情、堅韌及誠實的香港記者,但面對更困難的環境,香港新聞工作者或要犧牲更多才能爭取更多,但相信香港記者仍會站穩崗位,努力為香港社會尋找真相和事實。他又引述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菲律賓獨立媒體Rappler創辦人Maria Ressa的得獎感言:「沒有事實,就真相難尋;沒有真相,就信任不存;沒有信任,我們就沒有公認的現實和民主;若此,我們便無法應對現今世代的種種問題。…現在,是為真理而戰。」

除「香港記者」外,俄羅斯周報《新報》(Новая газета)獲頒亞洲優異獎(Asia Honerable Mention),而緬甸全體新聞工作者則獲頒新聞自由亞太區大獎;另有三名日本記者獲頒日本獎項,包括紀錄片《牛久》的導演Thomas Ash,日本TBS電視台67歲記者金平茂紀,以及88歲的日本政治記者田原總一朗。

日本外國特派員協會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成立,至今已有77年歷史,該會網頁數據顯示,現有會員約1800人,當中約六分之一是外國特派員。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