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新冠疫情

中國專家認為:隔天做核酸檢測好過天天做

新冠疫情在中國各城市多點散發,為了儘早阻斷奧密克戎傳染鏈,中國多地政府強調“應篩盡篩”,實施密集的核酸檢測。以北京為例,截至五月以來已在多區進行多輪核酸檢測,甚至有居民一周天天都在核酸檢測。不過,《第一財經》報導,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盧洪洲教授指出,病毒在潛伏期約1.5天左右開始複製並具有傳染性,建議隔一天做,不建議每天都做。

北京居民在檢測,2022年4月25日。
北京居民在檢測,2022年4月25日。 AFP - JADE GAO
廣告

盧洪洲教授表示,哪怕在最嚴格的防疫措施下,保持兩天一次的核酸檢測也已經足夠。隔天一檢的理論依據是,病毒有三天潛伏期,在潛伏期中期(1.5天左右),病毒開始複製,具有傳染性,此時核酸檢測可檢測出陽性。換言之,在受病毒暴露新發感染後,核酸檢測至少要在1.5天之後才可能檢出陽性。

另一位傳染病專家則指出,隔天檢測的方法是具有科學性的。如果隔天篩查無法做到,“三天一篩”也是可行的,其好處是可以把一些病毒潛伏期更長的病例一起篩查出來。如果要更精準地檢測,可以隔天篩查,第三天再做一次抗原,提高陽性檢出率,因為當病毒開始複製,也就是具有傳染性的時候,抗原大多數情況下也會顯示陽性。

另一位公衛專家則表示,一個城市的核酸檢測能力極限是多少,核酸檢測有多少人手可以調配,相關部門都應該有一個大致的統計。而每天的核酸檢測量,不應該超過這個能力範圍,否則質量就可能不受控制。做得越多,不僅差錯概率提高,而且意味着財政、人力等方面的資源浪費越多。

據了解,在中國官方頒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中並未具體規定重點人群的核酸檢測頻次,但對於隔離醫學觀察但密接者核酸檢測頻次有相關的規定,規定密接隔離醫學觀察期間第1天、第4天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可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代表着對於密切接觸者的核酸採樣間隔同樣也是3天。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