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共二十大前瞻

習近平對美髮難被懷疑國內出了問題

中國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可能的訪台採取了異常嚴厲的威脅姿態,拜登與習近平7月28日通話時,習近平警告對方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紐約時報報道,拜習通話,美中有一長串互相不滿的問題需要解決,但最新的發難可能是因為中國國內出了問題所致。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2年7月28日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通話。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22年7月28日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電話通話。 © AFP - MANDEL NGAN,ANTHONY WALLACE
廣告

該報說,一些美國官員懷疑,習近平最近發難的真正原因是希望轉移對其國內經濟和疫情問題的注意力,或者至少是需要在國際上展示實力。“習近平的“清零”政策導致嚴厲的封鎖,但病例數再次上升,而中國仍然沒有信息疫苗,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幾乎停滯不前,年輕人的失業率在飆升,中國的許多地方在面臨抵押貸款和債務危機”。

佩洛西最早4月份宣布訪問台灣計畫因查出感染新冠推遲,當時北京幾乎沒有理會,這次為什麼反應這麼大呢?該報援引分析,“與當時相比,現在的區別是中國經濟出現了放緩,這威脅着習近平在國內的地位”。而這正是習近平尋求第三任的關鍵時期。

美國喬治敦大學亞洲專家格林也指出習近平在黨代會召開前擺出強硬姿態,與他有很大的國內問題相關。“清零政策不受歡迎,損害了經濟,房地產債務正在增加。有跡象表明,中國國內出現了悄聲異議。習近平將獲得他的第三個任期,但他在國內的地位有所動搖,這是事實。”

如何看紐時提到的美國官員和學者的分析?至少習近平正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以及他堅持清零不動搖造成的社會的經濟的惡果是不容置疑的。即便從不承認誤判或者錯誤的中共領導人,最近在談論經濟時用詞也很特別。比如官方的新華社28日發出兩則重要新聞,都關涉中國經濟,一則是習近平主持政治局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與繼續清零,另一則是在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強調中國經濟潛力大,能夠化險為夷。

習近平在政治局會議上要求確保房地產市場穩定、化解村鎮銀行風險、要“穩經濟”,明顯與中國四月份以來呈現的經濟危機有關,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即便官方數字也僅為0.4%,為28年來第二低,年初官方制定的5.5%的年度目標顯得遙不可及。而強調房地產市場穩定與化解存在銀行風險似與最近爆發的全國性的拒交貸款的房貸風暴、以及40萬儲戶無法提款而在鄭州爆發的大規模抗議事件有關。這些事件都關乎民生,易燃點極高。另外,習近平在談到下半年經濟發展時,僅以彈性的方式表示:“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弔詭的是,習近平在政治局會議上繼續要求“堅持動態清零”,這一全球罕見的大規模封鎖性防疫政策,除了造成嚴重的次生災害,既對防疫沒有重大補救,只能不斷地破壞經濟活動,而與清零伴生的封城,封城導致的工廠停工,商店關門,正是中國上半年發生經濟危機的重大原因,習近平要求下半年經濟工作“堅持穩中求進”,同時還要求繼續清零,簡直不可思議。

習近平並非不清楚中國經濟形勢嚴峻,他在25日舉行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主要說的是經濟形勢,他雖然是從積極的方面去談經濟,強調“大局總體穩定”,但這在中共的話語里,意味着問題不少。

習在談話中使用的是條件式,與他27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人研討班上大談個人成就的語氣有別,他稱,在看到困難的同時,也要看到危中有機,這更接近於毛澤東所謂“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一類表述。習接著說,“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是完全能夠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的”。

一些分析指出,如果不採取強迫性的清零措施,中國的經濟不至於走到今天這種地步,至少根本用不着“化險為夷”。

上半年經濟狀況很不好,下半年呢?根據位於上海的智庫“第一財經院”剛剛發布的『2022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中國經濟下半年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疫情、房地產風險事件、青年失業率。報告建議為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疫情低風險地區,針對性地放鬆常態化核算檢測和封控措施。這應該是一種希望取消動態清零從而拯救經濟的比較委婉的說法。

有學者分析,習近平已把清零視為制度優勢和個人成就,至少在20大完成順利連任前,不會取消清零。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