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中國/中共二十大

「廿大」後放寬清零機會極低:黨媒連日發文堅持清零 七中全會稱為成就

香港一些有份量的親中政治人物近日預計,中國會在中共第二十次黨代表大會(俗稱「二十大」)之後放寬防疫措施,但黨媒《人民日報》一連三日發文堅持「清零」政策,以及剛結束的七中全會公報把過去的防疫戰爭視為中央過去的成就和功績後,中國網民高呼「清零」無望。不過,香港傳媒的中國政情專欄作家估計,不排除對外出入境管控會有所調整。

世界各地陸續解除新冠防疫限制措施之際,中國政府仍然堅持新冠清零政策。圖為上海某小區核酸檢測站。攝於2022年10月12日。
世界各地陸續解除新冠防疫限制措施之際,中國政府仍然堅持新冠清零政策。圖為上海某小區核酸檢測站。攝於2022年10月12日。 REUTERS - ALY SONG
廣告

可說是「二十大」前奏的的十九屆七中全會昨(12日)在北京閉幕,會後的公報提及,形容防疫是「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並將之列作中共中央過去五年的成就;又將「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列作過去一年的功績。

《明報》「中國評論」作者預料,寄望二十大後中國防疫政策鬆綁的希望,恐難實現。但觀乎疫情防控有「內緊外松」之勢,不排除對外出入境管控會有所調整。

而截至昨日,《人民日報》一連三日在第二頁的要聞版發表署名文章,解釋及重申堅持「清零」政策,其標題依次是《增強對當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及《『躺平』不可取,『躺贏』不可能》,可見態度明確。單看昨日的文章,當中指出,堅持動態清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損失。文章又再次批評西方的「與病毒共存」策略,指該等國家採取共存策略是因為無法和無能力防控,但中國防控政策得當、措施有力,本土疫情狀況總體上完全可以做到也能夠實現動態清零。

事實上,在《人民日報》連續第二天發文時,中國不少網民已高叫清零政策放寬夢碎。但在當天,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仍對香港電台重申,估計「二十大」之後,中國內地的入境檢疫政策會逐步放寬,而且並非只是對港澳地區,而是對全球開放。

另外,屬於統戰系統的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全國僑聯)副主席盧文端本月5日在報章撰文,指近日有關香港與內地通關政策有望於二十大結束後放寬的報道並非空穴來風,又指中央希望香港在構建國家更深更廣更大的對外開放新格局中發揮重要功能,預計北京會於二十大後大力對外推介香港,增加香港與各地交流合作的支持。

其實,早在9月下旬,野村證券已發表報告,維持中國將持續清零政策到明年3月後才會放鬆的看法,並估計中國重新開放的過程將會非常波折,對於「如何放鬆」審慎看待。

面對清零會窒礙經濟發展的西方批評以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因此下調中國經濟今明兩年的增長預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予以反駁,她昨天在記者會上強調,只有防住疫情,經濟才能穩住。如果算總賬,中國的防疫措施是最經濟的,效果也是最好的。她重申,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沒有變,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不會改變。

IMF前天把中國今年的預計增長調低至3.2%,較中國政府3月時的目標低約一半;至於明年的增長也從原先預期的4.6%下調至4.4%。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