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問主要內容
英國/台灣/外交

英國外委會傳可望下周訪台

英國國會外交委員會原定今年2月訪問台灣,但受疫情、首相改選等諸多因素影響數次延期,隨後陸續有消息指出,訪團預計11或12月成行。近日傳出,外委會可望下周抵台訪問。

UK
UK © 網絡
廣告

中央社報道,根據公開資料,英國外委會上一次訪台是在2006年、前總統陳水扁在任期間。

不過,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今年8月訪問台灣後,北京屢藉故在外交、軍事領域對台灣施壓,升高區域情勢衝突;佩洛西訪台期間,中國駐英大使館曾罕見召開記者會,大使鄭澤光警告如果議員訪台,"將給中英關係帶來嚴重後果"。

另一方面,英國國會近來基於國家安全等理由,對北京的立場日益強硬。外委會是否將按計畫在今年內訪台,以及訪台行將如何牽動台英與英中關係,備受矚目。

消息稱,10月12日當選的新任外委會主席克恩斯(Alicia Kearns)8月曾以外委會召集人身份接受中央社專訪。她當時說,外委會"無疑問"年稍晚會訪問台灣,北京對佩洛西訪台的激烈反應未影響訪台計畫。

克恩斯並說,她看不出有任何理由必須取消訪台,除非"台灣方面請我們這麼做"

數名英方消息人士近日告訴中央社,外委會可望於本月底訪台,期間將晉見總統蔡英文。關注英中關係的電子報"北京到英國"(Beijing to Britain)推文表示,外委會將於下周訪台。

中央社報道,英國國會外委會新任主席克恩斯是極少數致力推動跳脫英中關係框架,探索、推進台英關係的英國議員之一。儘管被視為"對中鷹派"並以此自豪,她主張"挺台不該僅是為了抗中",台英關係本身就是值得專註討論的課題。

今年2月,克恩斯在國會下議院發起題為"英國與台灣的友誼及合作的辯論,是下議院院會議場(主議場)首次有以台灣為主題的辯論舉行。

克恩斯並率先倡議透過引進更多來自台灣的華語教學資源,降低英國對"孔子學院"等受北京控制機構的依賴。在8月的專訪中,她告訴中央社,十分期待能在訪台期間探討英國與台灣簽訂貿易協議的可能性,並借鑒台灣如何應對發自中國,且手段涵蓋經貿、資訊、網絡等領域的挑戰。

分享 :
頁面未找到

您嘗試訪問的內容不存在或不再可用。